这几天,各路媒体都在说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老板陈光标誓言死后捐赠其全部资产,至少50亿的事。看到官媒们那喜不自禁、喜形于色、喜出望外和喜气洋洋的表现,我明白了:陈光标让我们那有着浓浓的榜样欲的官方宣传机构,有了渴盼已久后久旱逢甘雨的畅快淋漓感。我们的官媒们在半个多世纪的摇旗呐喊中,早就形成了一种很固定也很固执的宣传思路:那就是希望某些个人能够作出自我牺牲,随后,通过添油加醋、煽风点火、极力渲染或是烘云托月等手段,将其推为样板,再用其文学艺术化以后的高大形象和光辉事迹,去教育和引领广大百姓。不过,在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的时候,社会早已经不是那个社会、百姓也早已经不是那个百姓了。以前一说一听一看一想就泪流满面、感动不已的百姓,现在更多地学会了思考:极力推崇榜样和楷模的官员和媒体们,你们听了那些先进事迹之后,打算怎么学习和怎么行动呢?你们打算从自己吃喝玩乐和游山玩水的公款消费中,从自己见缝插针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敛财中,抠出多少来做慈善呢?
我听了陈光标裸捐的新闻之后,想到了很多。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上学主要不是去学知识的而是去学口号的;按照“战斗中成长”和“革命化训炼”的教育理念,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犹如从钢筋铁骨中发出的,回荡在铜墙铁壁间的豪言壮语。有人高喊要扎根农村一辈子;有人高呼要将革命进行到底;有人高唱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可是,这些信誓旦旦、慷慨雄壮、意气奋发、斗志昂扬的誓言者们,并没有谁真正地到底或是终身了,而是在短短的几年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看得多了也听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心理准备了;此后,任何人在任何时代的任何豪言壮语,我都不会被轻易地感动或是打动了。
听到陈光标死后裸捐超50亿的豪言壮语,我觉得这话出自一个刚刚过了42岁生日的人之口,是不是太早了?在这年富力强、如日中天的黄金年代,就开始安排人生末年的事情,是不是对企业的风险运作和孩子的未来发展太过自信了?陈老板也应该知道,他有权支配自己的财产,却无权包揽处理妻子的财产,他的裸捐誓言,考虑过妻子的意愿吗?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巴比二富,倡导富者生前或是死后捐赠其一半财产,我的理解,他们是指壮年盛年富翁的生前捐赠和来日不多的老富翁的死后捐赠,这样意愿捐赠的财富才不至于期望太久而最终成为画饼充饥;另外,捐出一半资产之后,剩下的一半也足够保证在世的巨富们或是巨富的继承者们依然衣食无忧和锦衣玉食。而陈光标所做的承诺,表面上看来和巴比二富倡导的理念很近似,实际上我却觉得存在着太多的变数,不论是对事业还是对家庭,太过年轻的陈光标,都说得太好但也太早了!
当然,我并不认为社会救助贫困是某些个人的事情,我也不认为其他富人的跟风有多么必要,我更不认为国家把调和贫富悬殊下的社会矛盾的责任,推给富人自觉自愿地捐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陈光标们愿意做慈善当然是好事;其他用合法收入步入富翁之列的人没有捐赠也无可厚非;倒是我们这个喜欢炫耀其辉煌的GDP成就的国家应该拿出更有力的手段,来有效地救助饥寒交迫或是贫病交加的人士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海涌时评:裸捐太早陈光标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