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先生是一位工程师,平时特忙,每天从小区到单位、施工现场,再到超市……他既是一个宅男,又是一个职业男,整日在街路上穿梭。对他来讲,现在开的两厢车还是有一点儿偏大,他需要一款SMART那样大小又很“男人”的小车。他有些失望,市场没有!
到底多少消费者和A先生有着同样的需求,博主粗略调查后发现:很多,而且越来越多!
很遗憾,现在的小车皆不能满足A先生们的要求。有如下三个原因:偏大,排量虽然不大,车身快赶上A级车了,现在造车有一个怪现象,都往大了造;太少,1.0L以下的车型,目前几乎是空白;太糙,个别微车,尾气排放相当于两台轿车。不仅环保欠佳,外观、内饰、安全性皆不理想。
那么,市场真的需要么?肯定需要!由A先生们的要求就可看得出来。理性分析,需求来自许多方面:第一、且不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经济次发达省会城市、地级市也开始堵车了,又长又宽的汽车穿梭于城市拥挤的街道很不方便;第二、油价肯定还会上涨,当汽油价格超过豆油时,开小车真是享福。
第三、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看一下需要购买小车的群体吧,崛起的90后需要,他们有的在学校读书,有的刚刚参加工作,两座小车,甚至小电瓶车,用着特别方便;像A先生那样,天天走走停停,无数次出入小区、单位、超市、现场那里的“双料”男人需要;家庭主妇买菜、接送孩子上下学需要……目前,许多中国家庭开始拥有第二辆车了,第一辆车可以气派点儿,选大车,第二辆车小巧玲珑是最大的优点。
当然了,仅仅有了需求还不够。在人们的观念里,小车是又小又丑的模样,就像摩托车罩了个大篷似的,当年个别厂家生产的简陋的“三口乐”害了小车市场;造小车难于造大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有限的空间内,要造得和大车一样结实、舒适,没有过硬的功底做不出来。
目前,阻止小车前进的,还有一个利益问题。对汽车厂家而言,汽车往大了做,成本高不了多少还赚钱,干嘛往小了做呢?!市场竞争不充分是小车之旅最大的阻碍!不过,这个市场太大了,博主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十年后(也许更短的时间)产能翻番,一半以上得是小车。这个螃蟹特别肥!
小车时代总是要来临的,这是机遇,对于厂家,谁先行一步谁将拥有明天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