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都都生病住院,无法在交易时间看盘。因而,淡化微观信息,改为浏览宏观事件,进而关注到“产业西移”这一话题。
胡董在深圳出席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经济特区要带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好这场硬仗。此提法是对特区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如既往秉承“科学发展观”。五勤斋曾在此前博文中,专门阐述过从政治角度看战略新兴产业。
然而,如同硬币有正反面,注重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何去何从是另一大问题。就在胡董讲话的同时,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 号)。官方称,这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的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厚此薄彼,反而造成新的不平衡、不协调。
根据《意见》内容梳理出七类行业的产业转移,加上承接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共计八个方面。下面简要点评其中蕴含投资机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到可充分吸纳就业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产业。这主要是看谁在先行动、先转移。
2、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条不是谁都能玩的,还要有“山”、“水”。
3、农产品加工业。此点有点悬。一是农产品有着地域特色;二是发达沿海地区也是农产品富庶地。
4、装备制造业。这个要看工业基础,像四川省,本身装备制造底子相当厚实。
5、现代服务业。沿海发达地区也搞这个,要做好错位竞争与层次感是关键。
6、高技术产业。有些玩意譬如航空航天,考虑到国防安全需要,放在内地,产生机遇。
7、加工贸易。这个是重头。当年,以经济特区为首的沿海地区“先富”起来,主要靠这个。
8、基础建设行业。这个就不说了,地球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