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60年语录·新中国日记】
1966年七八月份,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始流传一副红卫兵对联,叫做“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是“基本如此”。
这副对联一贴出来,就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围观者、传抄者、批评者、辩论者,比比皆是。
8月1日,这副对联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贴出,又一次引起轰动。
以“血统”为标准把学生分为“红五类”与“黑六类”子弟的做法引起不少学生,尤其是“出身不好”的学生的不满和反感,但面对掌握“国家机器”的红卫兵,他们敢怒不敢言。
因出身右派家庭而长期受歧视的北京青年工人遇罗克,以极大的勇气撰写并散发了《出身论》一文,对血统论做出了尖锐的批评。文章以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的名义发表在《中学文革报》上。
《中学文革报》是“文革”时期北京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三份群众组织报刊之一。文章刊登以后,不算此前油印的,第一期《中学文革报》印了3万份,很快就卖光了。很多人来信要看,于是又印了7万特刊。许多人把《出身论》抄成大字报贴出来。
1967年4月14日,“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宣布《出身论》是“大毒草”。1968年1月5日,遇罗克被捕,被扣上“大造反革命舆论”、“思想反动透顶”、“阴谋进行暗杀活动”、“组织反革命小集团”等罪名。
1970年3月5日,在“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运动高潮中,遇罗克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被宣判死刑,并立即执行,年仅27岁。
在“血统论”甚嚣尘上的时候,遇罗克勇敢地站了出来,指出了一个在现在看来已是基本常识的道理:人人生而平等。然而他为自己的言说付出了代价——他的生命。1979年遇罗克获得平反。他与顾准、张志新等是那个时代思想解放的先驱。
【摘自《60年语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版,袁起、邹国良、文朝利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