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新安读书沙龙本周日举行:
作者:小空儿
2010-09-07 10:52 星期二 晴
第三期新安读书沙龙本周日举行:
与写作女子面对面
合肥活跃着一群写作女子。有成名的,有未成名的,都在默默地写着,她们写作的触角伸得很长,既写家庭写孩子,也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一切,她们有的出了书,有的正在出书。写作成了她们人生中一项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她们籍写作认识人生,也籍写作结交朋友,她们的朋友圈往往就是靠着写作而形成的。博客出现后,更把她们的人生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她们在博客里唱和,在彼此博客里出没,形成一道人生的特有景观。本期沙龙我们将把目光对准这批合肥特殊的群体,与她们面对面,谈人生谈写作谈幸福谈阅读。
本期沙龙的对话嘉宾有三位:70后作家闫红、胡迟,还有一位八旬老人,曾当选合肥最美老人的张远帆老人,她是我们所知道的女子写作群体中年龄最长的一位。
闫红:本报文艺副刊部编辑,著名70后作家,出版有《误读红楼》、《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她们谋身又谋爱》、《诗经往事》等书。
胡迟:文学硕士,副研究馆员。现任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江淮文史》特约编撰、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研究会理事、安徽徽学会理事、安徽管子研究会理事。绿色文学社副社长。安徽省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发表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各类文章100多万字并多次获奖。散文《徽州三题》入选《安徽文学五十年·散文卷》;与人合著的专著有:《中国美术》、《新安画派》等。与人共同主编的有:《四书五经精华读本》、《打开记忆之门---诗性解读安徽非遗》等。
张远帆:85岁。合肥市民政局离休干部。只有初中文化的张远帆老人在70岁时开始写作。已发表过大量文章,也是本报副刊的老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梅窗疏影》、《梅窗细雨》和《梅窗馨雨》。在合肥首届十大美丽老人评比中,获得了“好学老人”的称号。
本期沙龙时间:9月12日晚6:30--8:00。
地点:安徽图书城一楼大厅。
与写作女子面对面
合肥活跃着一群写作女子。有成名的,有未成名的,都在默默地写着,她们写作的触角伸得很长,既写家庭写孩子,也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一切,她们有的出了书,有的正在出书。写作成了她们人生中一项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她们籍写作认识人生,也籍写作结交朋友,她们的朋友圈往往就是靠着写作而形成的。博客出现后,更把她们的人生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她们在博客里唱和,在彼此博客里出没,形成一道人生的特有景观。本期沙龙我们将把目光对准这批合肥特殊的群体,与她们面对面,谈人生谈写作谈幸福谈阅读。
本期沙龙的对话嘉宾有三位:70后作家闫红、胡迟,还有一位八旬老人,曾当选合肥最美老人的张远帆老人,她是我们所知道的女子写作群体中年龄最长的一位。
闫红:本报文艺副刊部编辑,著名70后作家,出版有《误读红楼》、《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她们谋身又谋爱》、《诗经往事》等书。
胡迟:文学硕士,副研究馆员。现任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江淮文史》特约编撰、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研究会理事、安徽徽学会理事、安徽管子研究会理事。绿色文学社副社长。安徽省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发表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各类文章100多万字并多次获奖。散文《徽州三题》入选《安徽文学五十年·散文卷》;与人合著的专著有:《中国美术》、《新安画派》等。与人共同主编的有:《四书五经精华读本》、《打开记忆之门---诗性解读安徽非遗》等。
张远帆:85岁。合肥市民政局离休干部。只有初中文化的张远帆老人在70岁时开始写作。已发表过大量文章,也是本报副刊的老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梅窗疏影》、《梅窗细雨》和《梅窗馨雨》。在合肥首届十大美丽老人评比中,获得了“好学老人”的称号。
本期沙龙时间:9月12日晚6:30--8:00。
地点:安徽图书城一楼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