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国资委十一五项目成绩喜人十二五任重道远
一、十一五项目建设成绩喜人
“十一五”期间,市国资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项目建设成绩喜人,主要分为项目申请、项目服务、深化改革、资本运营和有色招商五个方面。
1、配套资金争取实现突破,共向中央申报重点项目16项,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4个重点方面。有5个重点项目共2537万元中央配套政策资金得到落实,包括:华新黄石公司余热发电项目节能专项资金458万元;华新(阳新)公司余热发电项目节能专项资金649万元;华新高中压变频技术应用项目新增资金810万元;东贝高效节材型制冷压缩机研发及产业化新增资金500万元;黄石人本轴承超轻系列滚子轴承生产技术改造项目资金120万元。
2、企业项目建设强力服务。一是积极争取省国资委的支持,由大冶有色担保,促成市城投公司10亿元债券的成功发行,为城建项目增添了资金保障;争取省国资委调剂大冶有色认购股权一亿股,促成劲牌公司参股大冶有色。二是积极服务企业项目。对东贝集团压缩机扩产项目、美尔雅集团服装扩线项目,新冶钢受让15、16号码头,专人“点对点”服务,使这些重点项目都提前或按时竣工投产。服务的投产项目主要有黄石人本项目一期、华新(阳新)公司余热发电项目、华新高中压变频技术应用项目、华新年产3万吨大型水泥装备制造项目、油脂公司食用油仓储及物流设施项目一期、东贝高效节材型制冷压缩机研发及产业化、宝钢黄石公司冷轧系列改扩建工程一期等;开工项目有总投资约6亿元的五星级中茵半岛酒店等。三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组织中央、省、市及出资企业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抱团取暖”活动,共有11家企业签订了14个“抱团取暖”项目。四是服务大冶有色工作不断深入。成立服务专班与有色对接服务。牵头组织落实了大冶有色采矿权有偿化处置,省国资委与黄石市、大冶市、阳新县政府在大冶有色分别签署了《股权管理协议书》,黄石市政府及大冶、阳新县政府等成为大冶有色的股东。不断协调,铜绿山铜铁矿等四家矿山采矿权也成功由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到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3、大中型国企改革纵深推进。一是在成功重组冶钢钢铁板块资产的基础上,以1.61亿元成功转化了市国资公司持有的新冶钢5%的股权,增值0.7亿元。二是签订了豪西蒙、华新集团、华新股份、市国资委四方签字的华新股份的定向增发协议,豪西蒙再次投资20亿元。三是亲自组织、指导、参与了冶钢、华新、美尔雅等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四是引进了江苏中茵重组了天华,使频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得以复牌,继续成功运作。五是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仅冶钢集团、华新集团和美尔雅集团等3家企业就剥离辅业达62家。六是实施困难企业关闭破产。获国家批准的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总数达到20家。对50家生产经营艰难、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依法破产。七是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安置。先后向196家企业返还土地出让金5.29亿元弥补职工安置资金缺口;向省政府有关部门争取国企改革脱困资金1.1亿元;向121家困难企业拨付1.22亿元解决改制企业职工社保问题;争取省属下放企业中小学离退休教师待遇补助费2235万元,解决1189名教师待遇问题;争取到省政府专项补贴资金6000万元,用于解决原省属下放企业职工安置问题;争取中央医疗保险补助资金2.17亿元,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
4、多模式国资运营初见成效。一是市国资公司充分利用投融资平台功能,争取到政策性贷款1.35亿元,使8个项目企业、12000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还争取到贴息期内省政府贴息1555万元;延长期间为项目企业节省财务费用2000万元。二是市国资公司融资2.67亿元“打包”回购41.04亿元企业不良金融债务。三是国资收益实现了零的突破,市国资公司累计收取国资收益27亿元,其中股权红利收益4.3亿元,创全省市州“上缴之最”。
5、有色产业招商取得较大进展。一是做好招商工作的动员和部署,2010年在全市率先组织产业招商工作会议。二是积极参与多项重大招商活动:组织参加了“黄石(佛山)铜产业招商投资说明会”。重点走访了中黄金、新兴铸管等央企,节庆期间与其就有色产业招商进行了会谈。赴浙江杭州展开了有色产业链下游专题招商活动。分别与大冶有色和宝钢黄石公司签订了总金额达80多亿元的一揽子重点项目合作协议书。
二、十二五项目建设任重道远
国资系统“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1、建成一个基地
把黄石建成中部地区新型原材料基地。依托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黄石由传统原材料基地向新型原材料基地转变。
2、打造三大优势
一是做长产业链,打造产业优势。对传统产业进行嫁接改造,延伸产业链,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服务业。
二是做强做大重点企业,打造企业优势。黑色金属产业以新冶钢为龙头,重点发展特种合金钢材优势产品;有色金属产业以大冶有色、中铝铜板带为龙头,重点发展铜延伸加工产品;建材产业以华新水泥为骨干,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产品;纺织服装产业以美尔雅为龙头,拉长产业链;机械制造产业以锻压、东贝为龙头,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制冷压缩机和光电等产品。
三是做优品牌经济,打造产品优势。巩固提升“大江”、“东贝”、“HSDY”等中国名牌和“美尔雅”、“华新堡垒”、 “大江”、“东贝”等中国驰名商标,着力培育发展新的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三、2011年项目建设举措得力
2011年主要措施如下:
(一)围绕一条主线
围绕深入贯彻全市“十二五”规划这条主线,启动黄石国资系统“十二五”规划。
(二)强力推进三大工作
1、强力推进有色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紧抓有色金属产业招商不放松,争取再签一个过亿的合同项目。
2、强力推进企业项目协调服务工作。一是推进有色项目服务。积极与大冶市协调:铜绿山矿北露天恢复生产,狮子山铜矿储量核查、资产评估和收购价格,铜山口矿尾矿库征地搬迁等。积极与阳新县协调:对枫树下村铜矿储量核查、资产评估、收购价格,白马龙矿资产转让和停止开采等。积极与下陆区协调:铜冶炼节能减排项目村民搬迁,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用地等。积极与市发改委协调: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申报。积极与市规划局协调: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选址。积极与市国土局协调:铜绿山矿、铜山口矿新增铜储量采矿权办证。继续协助做好大冶有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A股发行申请材料。实行通报制度,将按照杨市长要求以工作专报形式随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积极推进项目开工和续建服务。主要有有色稀贵工业园一期、宝钢黄石改扩建二期、东贝无氟、美尔雅山南工业园、三鑫尾矿库改造、粮储公司棋盘洲物流码头、油脂公司储油系统等建设项目。
3、强力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工作。一是加大进入有色产业的力度,考虑项目:大冶有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5亿元,包括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稀贵金属工业园和鄂东南公路物流及信息中心等五个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300亿元。二是加大进入钢铁产业的力度,考虑项目:宝钢黄石公司三期扩能工程项目,包括年产20万吨冷轧机组生产线、20万吨连退机组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亿元。三是加大进入煤炭产业的力度,按照省政府每个市州要筹建煤炭交易配送储备中心要求,实施煤炭交易配送储备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工矿集团重组项目,省煤投拟重组工矿集团。四是加大进入建材产业的力度。积极支持和参与华新集团增资扩股。五是积极促成黄石港务集团与深圳盐田港战略重组等央企对接;组织市属国有资本与省联发投、省鄂西圈投、省交通投和省长江投等省企对接;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改制资金、政策向我市倾斜。(市国资委(公司)李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