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为什么是更为复杂的一年


新年伊始,我们迎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今年是中国历史上可圈可点的重大转型之年。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在重新洗牌,新兴战略产业在加快发展,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

温家宝总理曾讲过: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时最为复杂的一年。央行行长周小川讲2011年是更为复杂的一年。笔者赞同这个观点,2011年忧喜参半,挑战和机遇同在。我们要增强更多的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应对国内外经济的诸多挑战。

从国际上看,美国选择量化宽松的政策,再次发行6000亿美元,实施第二轮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输入性的通货膨胀;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也起伏跌宕,影响了欧元区的稳定;全球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并不牢固,存在很多变数和不稳定因素。

从国内看,2011年是更为复杂的一年,有以下几个标志:

第一、宽财政稳货币的新政策组合操作难度较大。

新的一年,为了保增长、保发展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加大投资和贷款规模,扩内需、保增长。同时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局面,国务院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央行已经6次提高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次加息提高了存贷款利率,这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重要标志。财政货币政策是相关的一对孪生兄弟,从历史上看或者是双宽松,或者是双紧缩。实行宽财政和稳货币的政策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为宽财政作为上游,增加投资和贷款,势必增加货币流通量,带动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运行惯性。实行一宽一紧的政策,需要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中加大政策调控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科学性。

第二、人民币外升内贬不同步。

人民币从去年6月份开始第二轮升值,现在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已经升到6.59元左右,升值了3%。人民币升值的背景,既有稳外需扩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也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之战引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利民不利国,正常情况下民众会从升值中获得若干好处。但是在国内市场看,人民币在大幅度贬值,由于超发人民币导致货币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去年11月份CPI上升到5.1%,创下了28月以来的新高,这标志着通货膨胀局面已经进入了比较严峻和比较危险的阶段。由于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在国内市场上贬值,引起了恐慌心理,很多人纷纷购物保值,抢购房地产和黄金等实物保值,引发了很多抢购潮。越贬值大家越恐慌,越恐慌大家越购物保值,引发恶性循环,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预期。

人民币要走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上的硬通货,升值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人民币升值有两种路径值得思考和选择。一是日本模式,日本当年在广场协议的压力下,日元大幅度升值,但是国内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泡沫。经济泡沫被刺破之后,日本经济从1998年开始了连续10多年通货紧缩,经济低迷,陷入了零利率和流动性陷阱的低迷局面。这是当年日元外升内贬带来的悲剧后果。二是德国模式,当年德国马克走向国际市场也经历了升值的过程。但是德国政府让马克内外一起升值,国内实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控制了物价,防止了泡沫经济,走的是和日本截然相反的道路,值得我国思考借鉴和选择。但是中国目前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形势有步日本当年日元升值后尘之嫌。所以要警惕经济过热和经济泡沫,警惕带来新一轮的通货紧缩和经济低迷。

第三、经济高增长和高通胀并行,宏观调控难。

现在一边是经济高增长,2010年我们国家披露的GDP增幅是9.9%左右,应该处于一个高增长的区间。但是国内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双高并行是一种不理想、不科学的组合。最佳模式应该是经济高增长和物价低通胀并行。高增长是经济企稳回升的标志,通货膨胀是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的一个标志,民众对此意见很大。70%的民众感到生活压力加大而不堪重负。现在面临着既要经济高增长,又要打压高通胀的两难选择。今年出台的宽财政稳货币的新政策组合,就是两难之下的新选择,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这边要实现宽松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投资,增加银行贷款,上项目保增长保GDP;另一边要实行稳健的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来遏制物价保民生保稳定。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带来很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需要我们在宏观调控中予以研究和把握。

第四、高物价低利率反差运行。

现在物价依然在高位徘徊,蔬菜价格、水果价格、粮肉价格、资源性产品(包括成品油、天然气等)价格都在不断调高。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使老百姓手中的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然而银行存款利率依然是三年前的低利率。高通货膨胀率减去低利率的率差,现在呈现出实际上的负利率。银行存款的利率抵不上CPI高物价指数的增长。有专家测算,现在居民存在银行的1万元储蓄,到年末不挣反赔,要赔125元。这种负利率不利于稳定银行的存款规模,吊高了市场的购买力,反而进一步抬升了物价。所以现在银行实施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等诸多措施,来解决当前的负利率的问题,为老百姓手中的储蓄保值增值,解决目前这种高物价和低利率反差运行的问题。

第五、股市冷房市热冷热不均。

09年开始,中国股市一路低迷,现在依然在2800点左右徘徊,股市出现了慢熊市的局面,这也是投资不旺、资本市场偏冷的表现。但是另一端却是房市热,房价飞涨。今年房价比去年提高了15%以上,哈尔滨房房价均价已经达到7721元,最高的地盘房价已经达到了1.1万元。从长远看房市热房价居高不下,这是泡沫经济的表现。现在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力度,要解决土地财政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压低房价,为百姓解决买房贵、住房难的问题。

股市和房市同属资本市场的范畴,一般情况在通货紧缩时,股市冷房市也冷,在经济通胀预期比较高的情况下,股市热房市也比较热。但是从去年开始,中国出现历史上第一次股市冷房市热这样一种反差局面,出现了冷热不均的异常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采取不同措施来激活股市压低房市,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架构中国的新投资结构,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国际上有三大变数,国内有五个反差现象,所以说2011年是更为复杂的一年并不为过。这就需要我们集中全党的智慧和全国的力量,来应对这一更为复杂的局面,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通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稳定性,确保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确保龙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