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公布“民调”结果咋引民意井喷?


中组部公布“民调”结果咋引民意井喷?

  

  日前,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发布了2010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对组织工作总体评价的满意度为75.17分,比2009年提高1.34分;对干部选拔任用情况的满意度为72.92分,比2009年提高1.63分。这是在2009年比2008年提高的基础上,满意度各项主要指标又一次全面提高。(2011年1月12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工作尤其是在干部工作中的现实运用,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部门广泛发扬民主、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自2008年起,中央组织部已连续三年委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独立组织开展了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三年的主要指标出现了“三连增”,并且每次的“民调”结果一发布,都立即引起民意井喷,既有溢美之词,更有期盼之声。

  党的组织工作是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重要政治支撑和组织保证,既与党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更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近年来,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深得人心,为组织工作和选人用人满意度的提高提供了根本保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为组织工作和选人用人满意度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运用民意调查结果改进工作,为组织工作和选人用人满意度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民调”结果的逐年提高,充分说明和证明了群众对党的组织工作成绩是充分认可的。

  组织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中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提到组织工作,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在干部的选任上,历来是干部腐败的重灾区,因而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针对用人上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以最坚决的态度进行整治,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集中开展了治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专项行动,查处和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件,极大的鼓舞了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民调”结果的逐年提升以及结果发布以后之所以会引起民意井喷充分印证了群众对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是十分肯定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制度是执行的标尺。因此,我党一直十分重视和加强制度改革和创新,一系列关于组织工作创新以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制度、规范的出台,极大地增强了党的肌体活力和免疫力,增强了党的组织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后劲和爆发力,也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的希望和未来。但是,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并不代表将来。群众对“民调”结果的热切关注,并议论纷纷,充分表达了群众对党的制度改革创新是充满期待的。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进。“民调”结果提高并引起民意井喷,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尽管民调结果“三连增”,但是整体满意度还不算太高,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说明我们的各项工作还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距离老百姓的期盼还有一定的距离。尽管民意井喷,但是批评、批判之声,我们还需要认真、耐心的听取。组织工作、组工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保障以及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必须始终保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始终做到公道正派,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和拥护。

  民意所指,改革所向。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是党的执政理念和优良传统。“民调”结果,既是“标尺”,也是“镜子”,更是“杠杆”。站在“十二五”的门槛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在组织系统大力弘扬创先争优精神,特别是要把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作为组织部门的核心价值观来培育和坚守,努力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为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提供有力保障。

  (倪洋军)

相关新闻:

  全国满意度主要指标继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