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皆好茶


自古文人皆好茶

喝茶的雅名叫品茗。

文人好茶,以为喝茶是淡雅而幽怨的。品茗斗茶又是文人生活中一大雅事。文人学者中多品茗行家。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一段谈到武夷岩茶的韵味: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拭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拭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袁枚在浅酌慢饮中,把武夷岩茶比作美玉,把龙井和阳羡茶比作水晶,说明它们的韵味各有独到之处。

喝茶喝到得意处,难免诗兴大发,留下许多佳句,古代文人,多情而善感,大多如此。 斗茶味兮轻醍,斗茶香兮薄兰芷。诗人对铁观音推崇备至,把铁观音比作仙茶,评为天下第一。宋代范仲淹《和章珉从事斗茶歌》曰: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他夸赞铁观音的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清幽高雅的兰芷,倍增茶韵,寓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