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楼市调控,渐入佳境?!


2011:楼市调控,渐入佳境?!

/管益忻

 

关于房子,刚刚走过的2010年,我们经历了太多个令人纠结的徘徊与忖度,年轻人结婚到底要买房还是租房,持币待购的人群究竟是否应该当即入市,房价未来的走势究竟是涨是降,农民工的市民化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路径,土地财政究竟何以倒戈,所有这些疑问,都在消磨着人们无数个脑细胞的同时,也使得国人对中国楼市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自从2009年中国政府为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而投入大量资金在基建领域,并一举促成中国楼市的一路狂飙之后,房地产之于中国经济的某种“核心”地位,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不论你是否情愿,房地产行业确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机体的牛鼻子,从城市的民众,到开发商,到地方政府,到和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所有这些经济主体无一不是与房地产共荣辱,同起伏。

受制于岁末年初之际,各大一线城市再次大幅上涨的压力,房产税这只长久悬在楼市上空的靴子终于尘埃落地:近日,重庆、上海两大城市传出将率先试点房产税的消息,业内人士预计,第二批试点城市可能会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地进行,并认为房产税开征的影响将逐步释放。身为高房价祸首的高地价促成因素——招拍挂制度,其改革也走出了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变招拍挂为综合评标,使得土地成交溢价率大幅下降。

不仅如此,曾在被称为史上最严调控的系列政策措施,也在今年继续使用,甚至有在更大程度上得以深化、拓展之势。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加大力度,推进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继续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限购等行政手段不放松,大幅度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等等,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系列调控措施,构成了2011年政府调控楼市的政策体系。

但对于这些勉强抑制了2010年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措施,尽管其在时间纬度内的持续性会给市场稳定带来强烈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意识到中国的高房价问题不在这些表面措施上的,怕不只有业内专家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1年将制定并实施解决居民住房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方案。但在笔者看来,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并给我国房地产市场乃至经济、社会运行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稳定的发展平台,就不能单单从政策层面入手了。这涉及到包括我们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财政制度甚至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等等的经济与社会体制在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全新定位与诠释。

我们知道,公平、正义、科学与和谐是我们一切制度与政策真正得以优化的内在逻辑。而眼下的城乡二元则是一种传统制度安排所致的身份歧视;土地公有制对集体所有农地的种种限制,导致了包括贫富差距、诱发中等收入水平陷阱在内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土地财政作为高房价现象无解的根源与病灶,早已到了必须予以纠正甚至重置的历史时刻了。

对于这些,我们愿意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满载着对真理的执着与对生命的敬畏,与各界人士一起有探讨、求索,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