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协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会议在京召开

 
 
                         
 

 

 
   2011年1月12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召开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会议,并成立了中国美协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

    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先生,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先生,中国美协秘书长刘健先生,中国美协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先生,中国美协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先生,以及全体委员。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冯远先生发来了贺信,会议由中国美协秘书长刘健主持。

 会议上,吴长江先生宣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成员聘任决定》,刘大为先生为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的36位受聘委员颁发聘任证书,刘大为、吴长江、邵大箴、薛永年分别在会议上致辞。

    刘大为先生在会议上致辞。他说,在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今天,无论是国家建设、党的事业、文化发展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理论指导。现今国门大开,艺术氛围浓厚,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理论家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他对新一届美术理论委员会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将中国的美术文化推广繁荣,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吴长江先生在会议上发表致辞。他说: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1988年4月1日在北京成立,迄今已有22年历史,是中国美协较早成立的一批艺术委员会之一。在主任邵大箴先生和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举办了多项学术研讨会论坛活动,积极开展美术理论研究和美术批评,对各专业美术门类的创作实践给予科学的理论指导,尤其是对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行学术规划,促进了我国美术创作水平的整体提高,为繁荣我国美术事业和建立中华民族自己的“中国美术价值观”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在国际上展现出了屹立在东方的“中国美术形象”。  今天,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正式成立,各位委员的研究领域包括美术史、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多个方向。他希望这支队伍能够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发挥专家学者的学术优势,指导我国美术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并紧密配合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国际美术交流,将中国当代优秀美术创作推上国际舞台,弘扬优秀中华文明,塑造中国美术形象。

    邵大箴先生在会议上致辞。他总结,今天我国的美术理论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归功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也归功于党的领导和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的重视,更是众多理论家的研究凝聚而成。中国美术在日益引起国际美术界的关注,但还需要我们美术工作者做很多事情。他希望新一届的美术理论委员会能够加强团结,各舒优长,加强不同学术主张之间的交流,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正确指导下,百花齐放,繁荣学术思想。

    薛永年先生代表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全体成员对中国美协的信任表示感谢。他表示新一届委员会一定会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发挥专家优势,建成一支学习型组织,一支认真思考、踏实肯干的组织,继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开拓新思路,为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下午,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委员工作会议,就当前中国美术事业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并商讨如何提高学术水平。与会委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刻的讨论,研究和部署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各项具体工作。这次会议对于美术理论委员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进步。(集雅艺术)



中国美协第三届美术理论委员会组织机构


名誉主任:

邵大箴



主 任:

薛永年



副 主 任(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仲、
刘曦林、
吕品田、
张晓凌、
李  一、
陈传席
陈履生、
杭  间、
梁  江


秘 书 长:

李  一(兼)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丁  宁、
尹吉男、
王  镛、
王宏建、
刘伟冬、
许向群、
余  辉、
张  敢、
杨振国、
邵建武、
陈  平、
尚  辉
易  英、
林  木、
罗一平、
罗世平、
郑  工、
赵  农
徐  虹、
殷双喜、
钱海源、
康书增、
曹意强、
黄宗贤、
黄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