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伊琳娜的礼帽》检读
龚明德
刚收到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邮寄来的一捆书,是我购买的准备用作硕士生参考读物的几十本谢泳新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次日,又收到一件快递。打开一看,是一册过期了的《人民文学》,中间夹放了代为督办的谢泳的友人曹凌志先生一帧名片和一张发票。
至少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这份“权威”文学刊物了!今天幸得的一册《人民文学》是二〇〇九年第三期,头条位置就是刚在浙江富阳荣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之“短篇小说奖”的铁凝一万字的《伊琳娜的礼帽》。“郁达夫故乡”的官员们太心急,他们要把富阳弄得更热闹,就大手花钱买“人气”。铁凝这一万字的《伊琳娜的礼帽》仅奖金就是十万元人民币,招待费、机票和礼品开支也会不是一个几千元小数可以打发的。叹叹,叹叹……
读了一遍《伊琳娜的礼帽》,得到的语言感受大体还是近三十年前在《光明日报》副刊首读《哦,香雪》那个味儿。不过,这篇小说写的两起疑似调情事件和一起硬性调情事件,都显得是作者在“编排”事件。“两位衣冠楚楚的男士”在空中机舱那么短的时间内,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两次双双进入厕所关起门来从事可能是同性恋性活动的勾当,至少我不敢相信。“伊琳娜”与“瘦子”在“我”眼皮底下公然深度调情,也是作者的大胆创造了!还有,是“我”的如此刻意死盯住别个一对男女亲热,也是缺乏现实依据的。写得较为可信的,倒是落墨不多的“我的表姐”与一男子的疑似短暂调情事件以及“我”这个四十岁出头离婚女人的一些心态。而且,从作品中,我看不出该刊编者《留言》中所说的此小说中“我”对被冷蔑过的陌生人的“祝福”。据说,在“首届郁达夫小说奖”评选过程中,王安忆始终就不投《伊琳娜的礼帽》的票,说明“吾道不孤”。
当然,对一篇小说的理解,见仁见智,不可能定于一票。
在我粗读一遍的过程中,作家用词这一点,惹犯了我的“编辑家”旧习,我看出“卷发”、“老头”和“身后”这三个铁凝笔下的所用词语有问题,试分而述之。
作品开始不久,两处写到“卷发”。在规范的文本或字典辞典中,找不到“卷发”这个组合,正确的写法是“鬈发”。如果一定要用“卷”来形容头发,只可以写为“卷曲的头发”。
作品中间,写“伊琳娜”的儿子“闭了眼,宛如一个苦大仇深的小老头”。这里的“老头”也是不对的,应该写作“老头儿”,这个读作轻声的“儿”不能丢掉。规范的写法,对一个上了年岁的男人含有厌恶意念时用“老头子”、表示亲热情感就用“老头儿”。铁凝对因“伊琳娜”与“瘦子”调情而被完全冷落的伊琳娜的儿子不含厌恶而带有同情,就用“老头儿”。黄永玉二〇〇三年七月在作家出版社印行了一本书,书名叫《比我老的老头》,这个“老头”也应写作“老头儿”。汉语词汇中,没有“老头”这个组合,就如同没有“卷发”这个组合一样。
作品后面部分,有一句“我也看不见我身后瘦子的表情”。这里的“身后”我觉得还是用“背后”好一些。汉语中“身后”有固定的表意,就是指一个人死后的事儿。这十多年的媒体,包括大量作家的作品,在该用“背后”的地方特别爱用“身后”。最新的第六版《辞海》甚至把“身体背后”列为“身后”的两个释义之第一个,可谓“与时俱进”。
其实,汉语中有几个词是由民意也就是约定俗成判决其生死的。比如规范表达“林阴道”就不被欢迎,我的一位教授诗人同乡朋友就宁肯被认作错用也要写成“林荫道”。还有董桥先生说过的他的文章在构造句子时于“大”和“小”字后坚持不紧接着用“便”。“身后”表示“死后”之意思,已是千百年的用语习惯了,最新的第六版《辞海》特别找出卢照邻《辛法司宅观妓》中诗句“云光身后落,雪态掌中回”来证实“身后”就是“背后”之意古已有之,也是一绝。
然而,第六版《辞海》仅仅把“身后”解释为“身体背后”就让人读来觉得怪怪的。
我这篇文字公开刊布后,十年后的第七版《辞海》是不是可以又把“卷发”、“老头”也列为正确辞条,并以铁凝这篇荣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的例句为书证来说明“卷发”和“老头”也是有“名家”曾经在其“名作”中使用过的呢?
龚明德
刚收到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邮寄来的一捆书,是我购买的准备用作硕士生参考读物的几十本谢泳新著《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次日,又收到一件快递。打开一看,是一册过期了的《人民文学》,中间夹放了代为督办的谢泳的友人曹凌志先生一帧名片和一张发票。
至少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这份“权威”文学刊物了!今天幸得的一册《人民文学》是二〇〇九年第三期,头条位置就是刚在浙江富阳荣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之“短篇小说奖”的铁凝一万字的《伊琳娜的礼帽》。“郁达夫故乡”的官员们太心急,他们要把富阳弄得更热闹,就大手花钱买“人气”。铁凝这一万字的《伊琳娜的礼帽》仅奖金就是十万元人民币,招待费、机票和礼品开支也会不是一个几千元小数可以打发的。叹叹,叹叹……
读了一遍《伊琳娜的礼帽》,得到的语言感受大体还是近三十年前在《光明日报》副刊首读《哦,香雪》那个味儿。不过,这篇小说写的两起疑似调情事件和一起硬性调情事件,都显得是作者在“编排”事件。“两位衣冠楚楚的男士”在空中机舱那么短的时间内,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两次双双进入厕所关起门来从事可能是同性恋性活动的勾当,至少我不敢相信。“伊琳娜”与“瘦子”在“我”眼皮底下公然深度调情,也是作者的大胆创造了!还有,是“我”的如此刻意死盯住别个一对男女亲热,也是缺乏现实依据的。写得较为可信的,倒是落墨不多的“我的表姐”与一男子的疑似短暂调情事件以及“我”这个四十岁出头离婚女人的一些心态。而且,从作品中,我看不出该刊编者《留言》中所说的此小说中“我”对被冷蔑过的陌生人的“祝福”。据说,在“首届郁达夫小说奖”评选过程中,王安忆始终就不投《伊琳娜的礼帽》的票,说明“吾道不孤”。
当然,对一篇小说的理解,见仁见智,不可能定于一票。
在我粗读一遍的过程中,作家用词这一点,惹犯了我的“编辑家”旧习,我看出“卷发”、“老头”和“身后”这三个铁凝笔下的所用词语有问题,试分而述之。
作品开始不久,两处写到“卷发”。在规范的文本或字典辞典中,找不到“卷发”这个组合,正确的写法是“鬈发”。如果一定要用“卷”来形容头发,只可以写为“卷曲的头发”。
作品中间,写“伊琳娜”的儿子“闭了眼,宛如一个苦大仇深的小老头”。这里的“老头”也是不对的,应该写作“老头儿”,这个读作轻声的“儿”不能丢掉。规范的写法,对一个上了年岁的男人含有厌恶意念时用“老头子”、表示亲热情感就用“老头儿”。铁凝对因“伊琳娜”与“瘦子”调情而被完全冷落的伊琳娜的儿子不含厌恶而带有同情,就用“老头儿”。黄永玉二〇〇三年七月在作家出版社印行了一本书,书名叫《比我老的老头》,这个“老头”也应写作“老头儿”。汉语词汇中,没有“老头”这个组合,就如同没有“卷发”这个组合一样。
作品后面部分,有一句“我也看不见我身后瘦子的表情”。这里的“身后”我觉得还是用“背后”好一些。汉语中“身后”有固定的表意,就是指一个人死后的事儿。这十多年的媒体,包括大量作家的作品,在该用“背后”的地方特别爱用“身后”。最新的第六版《辞海》甚至把“身体背后”列为“身后”的两个释义之第一个,可谓“与时俱进”。
其实,汉语中有几个词是由民意也就是约定俗成判决其生死的。比如规范表达“林阴道”就不被欢迎,我的一位教授诗人同乡朋友就宁肯被认作错用也要写成“林荫道”。还有董桥先生说过的他的文章在构造句子时于“大”和“小”字后坚持不紧接着用“便”。“身后”表示“死后”之意思,已是千百年的用语习惯了,最新的第六版《辞海》特别找出卢照邻《辛法司宅观妓》中诗句“云光身后落,雪态掌中回”来证实“身后”就是“背后”之意古已有之,也是一绝。
然而,第六版《辞海》仅仅把“身后”解释为“身体背后”就让人读来觉得怪怪的。
我这篇文字公开刊布后,十年后的第七版《辞海》是不是可以又把“卷发”、“老头”也列为正确辞条,并以铁凝这篇荣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的例句为书证来说明“卷发”和“老头”也是有“名家”曾经在其“名作”中使用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