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家电连锁3年内全面交锋


中外家电连锁3年内全面交锋

今年以来,Media-Saturn、山田电机等海外家电企业纷纷进入大陆市场,大陆家电市场形成了中、美、德、日混战的竞争格局。但对海外家电连锁企业来讲,虽然其正在实现从产品制造到产品零售的产业链环节整合,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与大陆市场的消费需求与消费习惯进行战略对接的过程中,未来几年内中外家电连锁展开正面交锋已经不可避免。

 

12月份,欧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零售商Media-Saturn集团携手富士康在上海开设首家门店万得城,日本最大家电连锁店山田电机在沈阳开了第一家专营店亚玛达电器。至此,美、德、日三国的家电连锁企业全部进入中国,这是否对本土连锁企业造成冲击?请看第65期《家电纵深》。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家电纵深》。12月份,欧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零售商携手富士康在上海开设了首家门店万得城。日本最大家电连锁企业山田电机沈阳开了第一家专营店亚玛达电器。至此,美德日三国家电连锁企业全部进入中国,这对中国本土连锁企业造成什么冲击呢?今天我们请到了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老师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老师您好。

 

您怎样看待这种外资连锁纷纷进入中国开店这样一个现象?

 

罗清启:有市场。原来制造产品方面有市场,人家在你这个区域里面投资,去制造产品。现在这个市场继续深化,外资对在中国市场有一些步骤,深化它的投资,你会发现,开始在零售。这是既定步骤。

 

主持人:今年以来,海外连锁企业纷纷进入内地市场,至此,中国电子家电市场将形成中、美、德、日这种竞争的格局,您觉得海外连锁企业进入我国家电的零售格局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罗清启:我们2010年最后两个月,11月份是万得城在上海开了,12月份是日本的山田电机在沈阳开。基本上是现在世界日、德、美、中四大主力零售,一个都不少,都开始布局到中国这个市场,中国战区,商业战区,现在都布局过来了。2010年最后两个月,完成了这四强并举,在一个区域市场的布局状态。这是一个很大的看点。

 

主持人:据媒体报道,山田电机、百思买等外资企业在经营模式上是一大特色,先向厂商付款,买断产品后自己销售,这种模式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呢?

 

罗清启:我认为没有冲击。

 

主持人:为什么?

 

罗清启:那是一种发达国家的模式。那是另外一种模式。市场有一些看法,对这些外资的零售企业有一些看法,比如他们模式的先进性等等。我认为它的模式没有什么先进性。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它更适合于国外市场的模式。

 

罗清启:它的经营方式有一些先进性,它的模式没有先进性。为什么?零售这个东西是很奇特的东西。我认为零售本身就是一个市场,一家门店就是一个市场。你里面摆什么卖给消费者,怎么摆?这是要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中国本土的这些国美、苏宁连锁店,我认为更适合中国市场,它的门店的开放,商品的陈列,更符合中国市场。你不能说它是落后的,我认为它是适合中国市场的。

 

外资那些是适合当地发达国家市场的,和中国市场是有些差异的。现在去评价他们这种模式或者店态好不好,我觉得还有点过早。

 

主持人:美国百思买进入中国四年,只开了八家门店。您认为这种制约海外家电连锁在中国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山田电机、万得城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罗清启:因为现在电子产品的制造大部分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你这个供应链过来之后,你的链条能不能整合过来?包括,比如我在美国开店、在德国、日本开店,是适应什么样的价格水平,适应什么样的产品线、消费者,在中国是不是这样?这是有差异的。

 

再一个,你和供应链的对接会不会衍生出更多的供应链福利?也就是说,我们会不会和当地的对接,对接得更好。

 

一条链条。比如现在德国是中国造的产品,当然也有很多欧洲造的产品从中国用船拖到欧洲去。这么长的供应链。比如现在在上海开店,从上海的工厂直接运到上海店里,这个供应链有一个优势。日本也是这样,日本要在中国制造拖到日本去,现在直接从工厂拖到日本店里去,这是一种什么情况?美国也是这种情况。所以我觉得它的核心不是开店的速度快慢。一般舆论会认为,四年来了,开店很慢或者开店很快,这些都不是根本,开店只是一个表象,还是要解决供应链的问题。供应链理顺以后,开店只是水到渠成的概念。店本身也是供应链的一环,上游如果对接好了,和消费者对接好了,这是可以的。

 

还有一个问题,消费者对你的市场接受程度。市场接受不是去熟悉你这个人,去熟悉你这个品牌。你推出这个购物栏,你这个平台商品数目,包括后台的这些方式,中国的消费者熟不熟悉你,接不接受你,好的东西我认为也要有一个接受过程,不好的东西也要有一个接受过程,反之,一个陌生的品牌进来之后,消费者是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它、认识它的。这个过程,一方面你在后台做供应链对接,说白了,很多东西是把神经系统缝合,重新组链子。第二,外界的人,现在重新组合出一个新人,在中国市场。你是什么样呢?我要认识你。我认为买一次产品是认识不到的,买一次产品是购买而已,还有服务、配送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认识。

 

 

主持人:也就是说企业是在给自己时间,也是在给消费者时间。

 

当前国内一二级家电零售市场形成了本土全国连锁、外资连锁与百货混战的格局。您认为,未来我国家电零售格局将是怎样的发展形势?

 

罗清启:外资过来的时候,我觉得最引人注目的,我个人感觉还是日本的连锁——山田,山田实际上是一个大电子状态。品类比较多,另外也有一些延伸。产品线做得比较长,有一些延伸。它像做大百货一样做这个东西。原来是叫大卖场,大卖场和大百货还是不一样的。它的范围就是有和电子产品相关联的非电子产品也介入这个区域,其实万得城也有这个,百思买也有,但是山田电机做得更大。所以,这种方式,我觉得未来零售首先是中国消费者,因为现在百货在百货商场里面卖,电子产品在电子商场里面卖。其实不同的零售形态占据了消费产品的不同占比,比如超市是干什么的?超市是卖生活电器的。电器城是卖3C电子产品。大的卖场是卖什么的?卖传统电器、3C、生活家电。山田电机进来不仅仅是传统电器、3C、生活家电,还有一些生活用品也囊括在这里面。它们进化的这些模式都是从国外搬进来的,是适应日本居民的,到底适应不适应中国?不一定。它的生活产品如果服务价格不如超市,它就支撑不下去,中国这个市场还是一个价格敏感市场。并不是说你打包打到150万,品类打进来,消费者就接受,因为你大,所以接受,不是这样的。我觉得2010年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四大主力都在一个战区布局开始,这是一个概念。但是,在模式上有优势,在这种陈列等等这样的方式上,现在看不出优势。但是,我认为有潜在的压力给我们,有巨大潜在的压力。

 

我为什么前半部分谈供应链的对接?欧洲最大的是德国主导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在欧洲是最大的,也就是说,它在欧洲有一个基本盘,日本山田电机的基本盘在日本,百思买在北美、加拿大和美国。都有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它的规模都比中国现在本土的大。规模大,有大的,有相当的。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开了几家店进来的,它有很大的零售规模。如果在中国市场更紧密地和我们本地供应链做对接,它的经济性也会爆发,当然现在还没有爆发经济性。什么概念呢?就是你的店面不够。适合中国市场需要的产品还是不行的。万得城里的米勒电器,一个吸尘器四五千,一台冰箱三四万,类似这样的,就是欧洲那种高端的东西进来了。所以,现在我觉得还很难去评估。但是他们的基本盘应该说是有巨大的威力,现在处在插接状态,不同环节的插接状态。

 

主持人:非常感谢罗老师精彩的讲演。本期节目到此结束。下期再见!

 

专家简介

罗清启,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

为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发展咨询服务。

关于帕勒咨询

帕勒咨询是少数能够同时为跨国公司、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的机构之一。

主要面向各类组织战略决策层提供发展战略、组织优化和业绩改善方面的咨询服务。

服务领域涵盖电子业、零售业、能源业、金融业、医疗卫生等17个行业以及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

联系方式

Tel:0532-85897296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