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中国啤酒“铁娘子”之称的严旭于1月10日从青啤营销总裁的位置上辞职,改任“高级营销顾问”。在年关总结之际换帅,引发媒体对青啤战略转移的猜测。
青岛啤酒从彭作义时代开始了全国扩张的步伐,随着金志国的上台,青啤开始了新的征程。并总结为青啤是3~5年、30年、100年交汇融合的企业文化。3~5年是指金志国掌舵以来的青啤、30年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啤、100年是指企业创立以来的青啤。以此,青岛啤酒开始了新时代的品牌塑造,并确定了啤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于是,“激情成就梦想”的口号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一起成为青啤全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金志国开始,青岛啤酒一直注重品牌的建设 。从“激情成就梦想”、“激活人生”,青啤人一直在为“青岛啤酒”这个品牌摇旗呐喊 ,严旭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领军人物。
作为国有企业,青岛啤酒承载了太多,民族品牌、青岛国资委的支柱、青岛的荣誉殿堂……。回溯到1990年代的中后期,彭作义领衔的青岛啤酒放下品牌高贵的身价,迅速利用品牌影响力和平实的价格向全国扩张,短短2~3年内就与近60家地方啤酒厂合资合作,使得青岛啤酒的产销量在全国遥遥领先,一举奠定了青岛啤酒全国霸主的地位。
这些年来,随着华润、燕京、百威、金威(现在出现了资金问题)、国际上一些知名品牌的不断扩张和涌入中国,青岛啤酒已经失去了往日独尊的地位,虽然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还在。青啤对这种全国的消费格局的变化显然缺乏足够的重视,虽然也收购了趵突泉、烟台啤酒等山东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知名啤酒企业,但是与青岛啤酒定位为国际啤酒的战略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以严旭为营销领袖的品牌宣传已经不能够从消费结构上来改变青啤落后的局面,青啤必须根据啤酒消费的新趋势,构建新的全国乃至全球战略,以战略布局增进销量的提高?这有点类似于彭作义时代的战略扩张要求,青岛啤酒未来能够树立多少面旗帜,就决定其销量会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