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以车型和现金对克莱斯勒增股?

去年7月,马尔乔内与意大利工会费尽周章谈妥了工资和罢工退却条件后,菲亚特与美国克莱斯勒才决定11月投资13亿都灵Mirafiori工厂生产高级轿车。最终导致上周,菲亚特汽车已完成对克莱斯勒股份5%的增持,从20%升至25%。克莱斯勒是63.5%公司最大股东,菲亚特持股25%,美国财政部保留9.2%的股份,加拿大政府持股2.3%。
1月3日,马尔乔内称,菲亚特会在克莱斯勒集团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前将股份增持至50%以上;根据协议,当克莱斯勒在海外市场销售份额增长,菲亚特有机会再增持5%股份-----现金换取海外市场。
菲亚特是欧洲第六大汽车公司。2009年菲亚特全球市场轿车交付量增长5.7%;去年巴西是菲亚特在南美增幅22%最快的市场;而在长沙的广菲项目需在2012年才会产生市场效果;
从利益角度分析:当克莱斯勒在美国投入生产一款油耗1加仑/40英里的车型时,菲亚特再增持5%的股份。届时美政府充许菲亚特对克莱斯勒总股比增35%。现在,美汽车产业在对应国际化市场特点,采取以欧汽合资和以小车或大车新能源对应本土输入技术的方式;换个角度讲,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但偏偏没办法?
全球汽车业步入数十年来最严重危机以来,汽车制造商间首次缔结重大联盟。去年1月"菲克"确定股比合作关系,使菲亚特的全球产量翻番至400万辆,并让克莱斯勒获得新技术、生产平台和发动机及菲亚特分销网络,尤其,在拉美和俄罗斯市场----重点是意借美巩固在欧盟市场的地位?而美借意的资本和技术交叉完胜品牌的全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