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供给高蛋白质摄入量。
蛋白质中富含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胱氨酸、色氨酸等),有抗脂肪肝作用,蛋白质还可提供胆碱、蛋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使脂肪变成脂蛋白,继而运出肝脏,可防止肝脂肪浸润。
蛋白质应占总能量的15%至20%,其中1/3为动物质白。蛋白质的摄入量以90克至120克为宜。供给蛋白质的食物可选用瘦肉类(如兔肉、瘦牛肉、瘦猪肉、鸡肉等)、牛奶、鱼虾类、鸡蛋清及少油豆制品(如豆腐、豆干、豆腐粉等)等。
2、适量糖类饮食,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
一般人需糖量为2至4克每公斤体重(占总能量50%~60%),膳食中的糖类,主要来源为米、面等主食部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糖类,尤其是高蔗糖营养,可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糖转化为脂肪,较易造成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症及龋齿等
脂肪肝患者应摄入低糖食品,禁食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干枣、糖果及冰淇淋等)以促进脂肪消退。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在脂肪肝的食疗保健过程中可适量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它与胆汁酸结合,增加粪便中胆盐的排出,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它可降低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水平与改善糖耐量曲线;还可增加饱腹感,防止能量入超,有利于患者接受饮食管理
膳食纤维的来源为粗杂粮(如玉米粉、粗麦粉、米糖、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和水量等。专家建议:中国大多数人的饮食中每日含膳食纤维10克至30克,脂肪肝患者的膳食纤维可从每日20克至25克增加到40克至60克,要注意如长期摄入过高膳食纤维,可导致维生素和无机盐缺乏。
4、多摄入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硒与维生素E联用,有调节血脂代谢,阻止脂肪肝形成及提高机体氧化能力的作用,对高血脂症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专家建议:动物性食物如肝、肾、肉、蛋和海产品都是良好来源
5、调整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
饮食方式不规则,如经常不吃早餐或三餐饥饱不均可扰乱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因此,提倡脂肪肝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实行有规律的一日三餐。
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粗粮摄入量,但是膳食纤维过多可刺激肠道运动,影响食物吸收,且长期高纤维素膳食可导致机体对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和钙、铁、镁、锌等无机盐的吸收障碍,所以粗粮并不是越多越好。脂肪肝患者还应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但营养过剩性脂肪肝患者水果亦不宜多吃,尽量在两餐之间或在饥饿时进食,并且应将所食水果的热量列入每日总热量之内。香蕉、红果、橘子含糖量中等,不可多吃。干枣、柿饼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尽可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