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缴准备金银行叫苦 隔夜shibor大涨300个基点
1月20日是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正式上缴日,据测算规模约在3500亿元。尽管本周央行暂停了公开市场操作,使得2490亿元到期资金全部投放市场,但市场流动性仍然趋紧。
自1月18日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迅速窜升。1月19日,
7天期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已经大涨128个基点。
但1月20日,市场的旱情进一步加剧,回购利率进一步走高,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从上一日的2.6804%,一度跳涨逾300个基点,冲破6%关口,突破去年底的高点,并创近三年来新高。截至下午4点30分,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达到5.6%,上涨290个基点,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达到6.15%,上涨208个基点。
拆借市场亦上演疯狂行情。截至11:30,隔夜shibor飙升308个基点,7天shibor飙升201个基点,也属于罕见。
点评:据外媒报道,由于市场资金面紧张,多位消息人士透露,央行周四与部分银行进行逆回购操作,向这些银行释放资金,以缓解市场的流动性压力。而一位股份制银行交易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可能是有些大行实在融不到资金,央行为缓解其燃眉之急。数据显示,截至本周,公开市场连续10周净投放,累计金额6250亿元人民币。其中本周2490亿元,创下一年来净投放新高。而市场预计,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冻结资金约为36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在两个月内四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宣布本周暂停发行央票,同时也未进行正回购操作;但这仍难以缓解银行体系的资金面难关,通过逆回购提供短期流动性或许是央行无奈的选择。印象中,1998年至2000年财政货币政策双紧时,出现过银行经常头寸紧张、需要通过央行再贷款融资缓解流动性的情况,而在目前货币政策稳健、财政政策积极的宏观政策环境下出现银行空头的情况,多少有些异常,值得投资者警惕。
2、中美将开放金融服务和跨境证券投资
国家主席胡锦涛19日在白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顺应时代潮流,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元首全面规划了发展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重点方向和深化双方合作重点领域,达成重要共识,取得丰富成果。当天,中美两国还在华盛顿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
点评:《联合声明》称,中美双方承诺深化在金融部门投资和监管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在符合审慎监管并与国家安全要求一致的情况下,支持为金融服务和跨境证券投资领域营造开放的投资环境。美方承诺确保"政府支持企业"具有足够资本和能力以履行其财务责任。另外,中美双方认同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应仅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鉴此,美方支持中方逐步推动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努力。
3、中美签署多项清洁能源合作协议
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论坛19日在取得务实、丰硕的成果后闭幕。本届论坛为期两天,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华盛顿联合举办,中美双方有数百位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人士参会。
点评:在本届论坛上,中美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签署了多项清洁能源行业的合作协议,涉及核电、风电、太阳能、水电、智能电网、碳捕获与封存等多个领域。其中,中国国家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北京大学及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签署了关于开展"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美国电力公司签署了在先进输变电、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开展技术及设备方面合作的协议;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与通用电气公司签署了关于设立合资经营企业的合同;华能集团与美国电力公司签署了燃煤电厂节能降耗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合作协议等。
4、道指微跌0.02% 纳指收低0.77%
美东时间1月20日16:00(北京时间1月21日05: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49点,收于11,822.80点,跌幅0.0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1.07点,收于2,704.29点,跌幅0.7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66点,收于1,280.26点,跌幅0.02%。
点评:此前中国宣布第四季度GDP强劲增长9.8%,使人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采取更严厉的货币政策以防止经济过热。中国第四季度经济强劲增长表明美国及其他地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增加,但也加重了市场对于中国可能认为需要采取更严厉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的预期。这种预期使全球股市投资者都感到担忧,他们担心中国可能会矫枉过正、导致近年来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之一——中国经济力量遭到削弱。
5、市场担心中国收紧货币政策 油价大跌2.2%
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周四收盘大跌。其中,2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合约下跌2美元,跌幅2.2%,报88.86美元/桶,为自今年1月7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点评:因市场聚焦于中国方面的政策动向,为此,周四公布的强劲美国经济数据未能发挥其原有影响,这是原油表现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它方面,国际能源署稍早公布了1月15日当周的库存数据,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增加262万桶,预期为减少60万桶。
6、美经济数据表现良好 期金下挫至近两月低点
纽约商品交易所期金20日收盘下跌。其中,2月期金合约下跌23.7美元,跌幅1.7%,收于1,346.50美元/盎司,创近两个月来最低水平。
点评:中国统计局周四公布,2010年12月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年率上升4.6%,高于预期升幅的4.4%。美国劳工部在盘前宣布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了3.7万人,至40.4万人。市场平均预期该数据将下降至42万。
7、恒指跟随A股走低 全日跌1.7%险守24000
1月20日消息,周三道指收跌0.11%,A股沪指今日大跌2.92%失守2700。港股恒生指数今日低开低走,午后随A股扩大跌幅,一度失守24000点关口。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报24004.70点,跌415.92点,跌幅为1.70%,大市成交824.50亿港元;国企指数报12845.49点,跌286.84点,跌幅为2.18%。
点评:由于港股获得更多的热钱流入,在盘面上直接表现为短阶上扬格局,但未形成趋势,在恒指24166—24450点位区间多空主力进行了较激烈的博弈,随着今日内地统计数据的出台,从通胀数据显示政府仍将对通胀形势采取措施,不乏继续从紧货币的可能性,故港市及内地均面临调整格局。内地由于相较港市缺乏变相热钱的支撑,将逊于港市表现,港市也将承受有限跌幅,盘中曾一度回守恒指23933—24166点位区间,同时国企指数亦一度回归23000下方,但在22934点获得支撑,仍显示以国企指数22900—23000点位区间及以恒指为标志的23933—24166点位区间仍是多方主力抵御的主要区间战场,投资者仍可放稳心态把持五成左右仓位,同时若新介入仓位需严格设置保本位。
8、矿业与汽车股拖累欧洲股市低收
因投资者担心中国将实施进一步的紧缩措施,矿业与汽车股被抛售,欧洲股市周四大多走低。因欧元区救助基金规模有望扩大,边缘国家股市上涨。泛欧道琼斯Stoxx
600指数指数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跌,周四跌幅为1.2%,收报279.39点。伦敦富时100指数下跌了1.8%,收报5867.54点。德国DAX
30指数下跌了0.8%,收报7024.27点。法国CAC
40指数下跌了0.3%,收报3964.84点。意大利富时MIB指数上涨了0.4%。西班牙IBEX
35指数上涨了0.8%。希腊ASE综合指数上涨了2.6%。
9、亚太地区主要股市普跌
日本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119.79点,收于10437.31点,跌幅为1.13%。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下跌9.03点,收于2106.66点,跌幅为0.43%。菲律宾马尼拉股市主要股指下跌33.32点,收于4006.24点,跌幅为0.82%。新加坡股市海峡时报指数下跌36.48点,收于3205.48点,跌幅为1.13%。澳大利亚悉尼股市主要股指下跌50.9点,收于4783.7点,跌幅为1.05%。新西兰股市NZX-50指数下跌6.73点,收于3339.29点,跌幅为0.20%。此外,中国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下跌415.92点,收于24003.70点,跌幅为1.70%。中国台北股市加权指数下跌63.85点,收于9022.17点,跌幅为0.70%。不过,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上涨68.22点,收于19046.54点,涨幅为0.36%。
10、期指大跌 明日将平稳交割
周四期指合约小幅低开,盘中单边下行,大幅下挫。从盘面上看,合约之间价差明显缩小,投资者的悲观情绪继续蔓延。在现货指数收盘后的15分钟,期指合约保持平稳。截至收盘,1101合约下跌3.05%,1102合约下跌3.37%,1103合约下跌3.32%,1106合约下跌3.52%。成交、持仓方面,今日市场成交量继续放大,持仓量则继续减少。截至收盘,四个合约总成交241601手,总持仓34708手,减仓998手。其中主力1102合约成交193701手,持仓18909手,增仓4544手。当月1101合约成交39186手,持仓4824手,减仓5840手。
点评:周四上证指数破位下行,单日跌幅接近3%。从板块看,市场呈现普跌格局,即使估值偏低的银行地产也大幅下挫。12月CPI同比上涨4.6%显示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强,当前大宗商品走势看,春节期间商品还有冲高可能,预计2月份之前央行会加息一次。正是市场对紧缩政策的担忧以及资金面供应不足导致市场走势偏弱,特别是长阳之后伴随长阴,短期股指还将震荡下行,节前难以期望股市有好的表现,预计上证指数将回补2650点调控缺口,下探2600点支撑位。期指方面,他认为,周四的大跌除了政策面因素外,也存在到期日效应的影响,通常持仓的大规模转移伴随着期指的下跌,当前1月合约持仓只有不到5000手,预计交割日期指走势将相对平稳。他表示,短期期指走势偏弱,或将下探2900点一线寻求支撑,操作上不宜追涨杀跌,保持观望为好。
11、LME基金属20日收盘多数大幅下跌
三个月期铜报收于9,355美元/吨,盘中一度跌至一个月低点9,281美元/吨,较19日触及的历史高位9,781美元/吨下跌500美元。
LME铅库存继续增加,其最新攀升2,425吨至264,350吨。铅现货溢价报每吨23美元,上日为31美元。12月末为正价差(远期升水)0.50美元。
点评:中国GDP大幅上升,并且12月通货膨胀压力放缓速度小于预期,令中国将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升温,这将损及该国对基本金属的需求。美国公布成屋销售数据意外大涨,并且初请失业金人数降幅也高于预期,但均未能抵消中国第四季经济数据所带来的影响。
1.21早讯:短期来看,尽管市场对政策调控的一致预期仍然不够乐观,但市场在低估值的周期股上获得了有力支撑。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股票的上涨都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现在最为关键的还是如何寻求下一波的进攻型机会。从结构性角度而言,市场不乏安全边际的诸多标的物,包括航运、石化、消费与机械等行业均有企稳迹象。对投资者而言,当前需要的是自下而上把握未来的战略性建仓机会,避免被当前市场盲目的悲观情绪所误导。只有政策紧缩预期接近尾声,行情的持续时间和上涨空间才可以预期。###
-----------------------------------------------
##10:00
两市小幅低开后快速走高,上海市场半小时成交120亿,股指涨幅15个基点达2692点附近,2655技术缺口未补,场内外资金仍不积极,同时具有赚钱效应的热点也未出现,操作上建议稳健的投资者分批布局等待放量,不急于马上重仓。###
--------------------------------------------------
##10:30
时隔半小时,指数全线回落,板块尽数皆绿,部分开盘冲高的品种在未得到后续量能的支撑下,涨幅收窄回到均线附近蓄势待机,此时,连资金主力都难以用力上攻,观望仍是较有合理的选择。###
--------------------------------------------------
##11:00
高铁概念范围个股卷土重来,交通运输板块整体涨幅5%以上,涨停个股大部分来自高铁概念板块,其次钢铁、机械类相关范围板块联动上涨,具有一定的短期赚钱效应,表明部分资金已经进入试探性恢复活跃阶段。###
----------------------------------------------------
##午间分析
股指今日低开震荡,前波反弹龙头高铁板块率先发力,带动人气回升,船舶,水利等抗跌板块纷纷创出阶段新高,之后权重股发力上攻,股指强势收复5日线,成交量放大明显显示场外部分增量资金开始进场,我们前几日一再提示投资者不可盲目悲观,并建议对一些估值优势品种逢低吸纳,得到了很好的市场验证,我们认为,在经历了大幅杀跌后,短线趋势需要修复,因此股指将维持宽幅震荡格局,但随着年报大幕开启,我们对中期趋势相对乐观,建议轻仓的中线投资者可乘震荡时机逢低做多,因目前板块轮动相对较快,短线投资者仍然建议以低吸为主,追高需谨慎。###
---------------------------------------------------
##13:30
午后回来,指数在整理中前行,板块方面看,各大板块普涨,其中,铁路基建、金融行业、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不过,由于量能不振等因素,市场的弹升空间并不易过分乐观,目前属于企稳前的反复试探磨合的过程中的现象。###
------------------------------------------------------
##14:00
技术上,大盘2010年10月8日的跳空缺口2656——2676,后市注意大盘在2650左右是否止跌。这是日线、周线几个周期的关键支撑,届时将视情况而定,继续等待放量到来。###
-------------------------------------------------------
##盘后分析
两市今日宽幅震荡,权重股的走强以及高铁板块的再度上攻给市场带来人气,股指全天收出带上影线但实体较大的中阳线,成交量也同比明显放大,既显示出场外一定的增量资金进场,又看出场内获利资金在后市不确定性较大情况下急于获利离场的心态,盘面看,中大盘蓝筹股明显走强于中小盘概念股,一批去年炒作力度较小,有估值优势的蓝筹股中线资金进场明显,且中线趋势开始转强,而同时去年炒高的一些中小盘概念股却高位破位,跌幅巨大,即使反抽也是缩量无力,我们认为,周K线来看中线并无明显的止跌信号,因此场内资金对后市看法的分歧将使得下周继续宽幅震荡的市场特征,不过我们坚持认为相当大一批优质个股已经有中线介入机会,而个股活跃度目前开始全面回升,相信节前行情将教精彩,建议投资者坚持原策略不变,逢低吸纳优质蓝筹个股,短线可低吸此轮明显有资金介入的热点板块,但追高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