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物价房价标着世界经济风向


中美物价房价标着世界经济风向

赵 伟(浙江大学)

    2011年开年之际,世界经济依然呈现强烈的“后危机”态势。何为“后危机态势”?早先我曾说过,“后危机”期将是个恢复性增长与震荡频仍的时段。世界经济犹如一个靠了“猛药”逃过大病的人,虽然躲过了大难,但依然很虚弱,要恢复到先前的正常状态来,还得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危机”的2010年时段,实际上已经印证了这个判断,全球经济挣脱危机进入复苏以来的大半年时间,麻烦可谓不断不小:先是断断续续的“主权国债务危机”,接着是“金砖国家”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前者令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们战战兢兢。在欧盟频现“主权国债务危机”的背景下,投资者们一直在担心:谁会是下一个希腊甚至欧元区?后者则给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投下了不小的阴影,在巴西、俄罗斯与印度物价相继走高,政府政策被迫抽紧之后,全世界经济分析家们的眼光转向了中国。不断冲高的CPI,是否也在迫使中国政府紧缩,进而导致经济减速?

    就2011开年之际的情势来看,接下去一年世界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将与两大经济体的两个价格走势联系在一起,这便是中美两国的物价与房价。

    何以中美两国?早先我曾写过,“后冷战”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可以“分层的3G”概括之。说确切点就是分三个层次的“G(团伙)格局”。三个层次的G分别为“G20”(20国集团)、“G7与G4”(西方7国集团vs.金砖四国)”,以及“G2”(中国-美国)。在这个分层的“3G”框架下,G7与G4对垒最具实质意义。这两股G“对垒”的聚焦点,则是各自的最大,亦即G7一边的美国与G4一边的中国。世界经济失衡也集中体现在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失衡上,因此中美两国的政策博弈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何以物价与房价?答案很清楚,这两个价格对于这两大经济体的政策都很关键,弄不好会引出大的麻烦。但值得指出的是,目前中美两国的物价、房价走势与大众预期恰恰相反,一个过低,因而大众与政府期盼走高;另一个过高因而大众期盼走低。具体而言,在美国,物价、房价太低。直到最近时段(2010年11月份),CPI表示的年度通胀率只有1%强,近乎于“准通缩”状态。比之物价,房价更惨!最新数据(12月份)显现,2010年全美20个大都会城市中,16个房价还在继续下跌,只有四个城市微弱复苏。跌幅最大的芝加哥,房价平均跌了6.2%,跌幅最小的西雅图也下跌了4%以上。即便美国政府花钱最多,同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新富”涌入最多的纽约,房价也下跌了1.7%。与美国恰恰相反,中国要命的是持续走高的物价与房价。其中超过5%的官方CPI指数,预示着物价高涨时段的降临。而原本就已暴涨了的房价,尽管政府在极力调控,也不见丝毫停涨的迹象,实际上依然在发热。最新权威机构估计,2010年中国房价增幅或已超过15%,而接下去一年的涨势也不大可能会逆转!

    何以中美两国“后危机”期的经济麻烦与这两个价格联系在了一起?客观地来说,在美国,近期物价如若继续疲软而不能坚挺点儿的话,多半意味着经济尚未走出“二次探底”的阴影,还有跌入“日本式”通货紧缩泥淖的危险。而房价崩溃原本就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最大祸根,其暴跌已经导致了美国上亿个家庭财产的缩水,价值已达近10万亿美元之巨。如若不能逆转,无疑则会加剧美国家庭破产,进而引发美国债务危机。中国的情形也恰恰相反。如若不能在断短期内治住物价,如若通胀继续蔓延,则势必会引出更为严厉的紧缩政策,紧缩政策则无疑会导致经济减速,甚至可能导致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亦即滞涨——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发!这在工业化经济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且极其难治。与此风险并存的也是房价,如若房价继续暴涨,对于物价无异于雪上加霜。上涨的房价产生的“财富效应”不仅会给通货膨胀加码,而且还会进一步扩大财富分配不均状态!通货膨胀原本就有收入再分配效应,它会窃走无房者的部分收入,转给有产者亦即富人。若房价进一步上涨,则无疑会放大已经很严重的贫富差距,导致“和谐社会”建设延宕!

    若以前述3G框架来看世界,则中美经济的麻烦也是世界经济的麻烦,如若中美经济同时交恶,则世界经济的日子就不会好过!就这个意义而言,中美两国物价与房价无疑可作为判断世界经济前景的一个“风向标”!

    (部分内容载《浙江日报》,2011-1-24(11)

    【文章受版权法保护,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及来源,不标出处的拷贝行为等同偷窃!】

 

    上周东京影像:富士山掩映东京都

   

 

    清晨伏案笔耕,无意间自客居寓所的阳台上望出去,倏然见富山!哦,百多里外的富士山看起来近在咫尺,东京都原来在富士山雪顶的掩映之下!(赵伟 摄于东京四谷某酒店阳台,20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