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门户现在靠什么“争霸天下”?


  元月19日,CNNIC在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同时公布了《中国互联网品牌竞争力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国内门户网站座次发生了变化,百度、“腾讯+搜搜”、“搜狐+搜狗”位列三甲,“新浪+爱问”与“网易+有道”分列四五位。昔日老大新浪在这个榜单中跌出了前三,在某种意义上宣告过去单一资讯信息流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纵观这个榜单,门户网站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新闻资讯辅以搜索引擎发展的新局面。在CNNIC的报告中显示,2010年搜索引擎超越网络音乐,成为第一互联网应用,搜索引擎的入口地位进一步提升,搜索+传统的门户网站已经成为网民新的互联网入口。换句话说,谁在信息搜索上占据主导地位,谁就在门户网站发展上取得优势地位。

  这个榜单中的前三位——百度、腾讯、搜狐都是因为在信息搜索上占据了优势地位。百度能名列榜首,是因为其在搜索方面的巨大优势地位;腾讯网有基于QQ聊天工具庞大的用户群所带来的巨大信息搜索量;搜狐则围绕信息搜索提供的包括搜索、输入法等多元化服务带来的用户规模成为第三位。

  腾讯所取得成功,众所周知。其实搜狐所取得的成功跟腾讯一脉相承。两者都走的是“客户端——搜索——门户”的策略,客户端成为了吸引网民的基石。只不过,腾讯的客户端是QQ,搜狐的客户端是搜狗输入法。

  可以看出,搜狐作为一家老牌的门户网站,能够及时把握目前网络门户的“新闻资讯+搜索”的发展模式。其现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输入法工具——搜狗输入法其实是这个模式的重要一环。搜狗输入法不仅仅是一个桌面客户端,而这个客户端一直在围绕搜索为网民搭建最为便利的互联网信息入口。

  这种发展策略决定了搜狗输入法的走势。搜狗输入法是国内全球首款互联网输入法,提出了“云输入”的概念,在全、新、准三个核心指标上都领先同类产品。它占据了中文输入市场80%以上的份额,每天在超过8000万台电脑中运行,2010年,中文网民通过搜狗输入法,按键超过27万亿次,输入汉字总量超过10.5万亿个,平均每天产生3个新词。

  日前,搜狗输入法在北京发布了2010年度搜狗输入法热词榜。该榜单是就是以搜狗输入法为统计依据的热词排行榜,以400万主动参与用户体验计划的搜狗输入法用户输入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并最终形成的榜单。年度热词、新锐热词、网络热人物、网络热事件、网络热话题、网络热企业、网络热电影以及网络热电视剧等等是网民用搜狐输入法输入次数最多的词,同时也都是网民所正要寻找的信息。

  搜狗输入法巨大的影响力、用户数以及输入次数,可以转化为搜狗搜索的搜索流量,进而提升搜狐的门户地位,这是搜狐的发展模式。必须清楚地看到,搜狐在如何将搜狗输入法与搜狗搜索的衔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象腾讯QQ与搜搜一样顺畅。这是搜狗所未来一段时间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搜狐公司CTO王小川提出,2011年发展重心是浏览器,“在搜狗浏览器上面,里面有搜狗的搜索有输入法,而搜索命题里面输入法衔接是在浏览器,通过三级火箭把它送上去的过程”,输入法、搜索、浏览器三位一体。这或许是一个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