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权威人士透露,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初稿当中,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标准将有所提高,而鼓励兼并重组和优化产业布局的主线将延续。中国钢铁行业目标“十二五”期间,中国要跻身钢铁强国必须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国内排名前10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将达到六成。
钢铁业走进微利时代
对钢铁行业来说,2010年是颇不平静的一年,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等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关键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2010年钢铁行业也呈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征。
首先,年内钢材价格波动幅度大,2010年前四个月钢价的上涨,主要是受需求增加以及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推动。其次,以大型钢铁集团为主导的行业内重组并购日趋活跃。鞍钢与攀钢钒钛进行资产置换、山东钢铁集团旗下资产整合、河北钢铁集团收编河北民营钢铁企业、广钢集团资产置换。国际模协负责人罗百辉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调结构是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各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政府主导和市场推动下,行业内一系列企业并购重组如火如荼。
近年来钢铁行业成本压力较大,导致钢铁行业一直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2010年全年,全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约800亿元,高高在上的成本吞噬了大部分钢铁行业的利润。国际模协负责人罗百辉认为,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将出现供求弱平衡的局面。从供给端看,控制过剩产能、加快节能减排仍将是钢铁行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将更加活跃,钢铁行业集中度有望随之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从需求端看,2011年在经济稳健增长的环境下,内需依然平稳;但因为结构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汽车、家电、模具等行业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仍将平衡,但钢材需求增速将放缓。
2011年1月份,已经进入了春节前交投平淡期,尽管不断增加的库存显示出终端需求不旺,但在成本持续上行以及宝钢、武钢、鞍钢等钢厂纷纷调高出厂价格的推动下,钢材价格仍然逆势上行。预计2011年一季度,钢材价格走势将出现高位震荡甚至回落。
通过对粗钢产量和钢材价格数据的统计,我们发现在价格下跌过程中,粗钢产量与钢材价格几乎同步到达底部;而上涨时,价格的顶部要先于粗钢产量的顶部到来。这种迹象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当产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市场消化不了这么多资源,钢材价格即开始下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钢材产量增加导致供给钢材价格下跌;第二,粗钢产量对钢材价格的上涨反应比较敏感,钢材价格稍有企稳迹象,产能即开始大量释放,待钢材价格停止上涨,粗钢产量却仍在企业逐利心态中继续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原因。根据中钢协最新的旬报数据显示,2011年1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1794万吨,日均粗钢产量179万吨,增幅为3.5%。在钢材价格上涨的刺激下,钢产量加速恢复,在没有实质需求支撑的情况下,不断增长的产量将抑制钢材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我的钢铁网”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贾良群分析认为,由于面临季节性需求的减弱和市场预期的不一致,市场将在犹豫中进入震荡整理,预期2011年春节之后在资金和国内外需求的共同推动下还会有进一步上涨。但要警惕后期铁矿石市场变化较大的市场风险以及宏观调控对市场的突然打击。上海钰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裁过健康表示,尽管经济增速会下降,但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2011年钢价仍将在高位运行,预计价格在4000-5500元/吨。总体来看,2011年的钢材价格将比2010年月度平均高出10%。
节能减排、流动性、铁矿石供需等因素无不影响着未来钢铁业的走势。60%集中度“相当高”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6%,而钢铁行业仅有3.5%,是所有行业中最低的,这说明了钢铁行业的微利时代已经到来。在国外铁矿高成本的拉动下,钢铁行业不可能再现高利润。江苏大力神公司董事长曹晓国表示,2011年节能减排常态化,将使民营钢企的日子很难过。
钢铁“十二五”规划“浮出水面”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但长期粗放发展所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中钢协负责人预计,由于盲目投资严重,2011年粗钢总量过剩压力仍然存在。
日前工信部官员透露,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初稿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要向企业和相关部门征求意见,预计很快就将正式发布。“规划”初稿中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国内排名前10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到60%。钢铁产能将坚持总量控制,以满足内需为主,钢铁行业还要与下游主要用钢产业的规划相结合,例如工程机械、造船等行业。
在联合重组方面,“十二五”期内将形成5000万至6000万吨级以上的 特 大 型钢铁企业,以及若干家1000万至3000万吨级以上大型钢铁企业,“其中重点企业包括宝钢、鞍钢、武钢、河北钢铁集团、沙钢、山东钢铁集团、首钢、渤海钢铁集团等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在产业布局方面,将推进钢铁工业向沿海沿江转移,沿海沿江钢铁企业 产 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要达到40%以上。布局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已经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规划”初稿中还提到,在“十二五”期间,一方面要加快湛江、防城港、曹妃甸、山东沿海大型钢铁项目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完成福建、江苏沿海的钢铁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在铁矿石等资源方面,“规划”初稿中说,要鼓励国内钢铁企业从下游生产商向上游材料商延伸,要求企业加快国际合作,积极进行海外布局,争取“十二五”期间权益矿达到40%。
这也意味着,下一步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将继续提速。
并购重组强国必经路
2011年钢铁业向何处去?2011年的政策导向主要是并购重组和节能减排。并购重组是解决结构问题,要达到一定集中度。对于2011年钢材价格,预计将维持锯齿型波动2-4个月。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表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的情况下,2011年的产量和需求仍将继续增长,可能接近顶部震荡。粗钢产量将增长,出口水平保持在较低水平,可能和2010年相当。
骆铁军同时指出,“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钢铁行业最后一个调整机遇期,也是决战期。在他看来,仅仅是政府调控并不能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引导。据他透露,近期国务院又派出20个调查组赴各地检查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的情况。
骆铁军认为,解决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重点是3个方面的结合。
淘汰落后是前提,是调结构的重点之一。因为我国在前阶段小高炉很多,中国要作钢铁强国,必须要淘汰落后,但不是硬性淘汰,要给出路。
兼并重组是钢铁行业增加综合竞争力的方法和渠道,但不是目的。它不仅牵涉到资产,还有文化和地区布局,但并不是越大越好。其实,与卢森堡100%的集中度相比,我国能达到60%已经是相当高的指标。
技术改造是前两项的支撑点,也是最关键的,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因为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的支撑点是发展,但这个发展不是扩大产能。兼并重组的动力还是在发展,发展必须要靠技术改造,2011年月度平均高10%,我国钢铁行业走过了要素和投资驱动型增长,现在进入了创新驱动型增长阶段,这意味着增长速度会有较大回落。
宝钢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吴东鹰预计,2011年钢铁表观消费量将略有增长,大概1%左右,实际增长在4%左右.“十五”期间钢铁业年均复合增长20.5%,“十一五”期间是11.2%,“十二五”期间预计是1.7%左右。吴东鹰还表示,“我们预计未来2-3年内,在钢铁行业自身结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前,波动还将持续”。
钢铁“十二五”规划:并购重组强国必经路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