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如果说二类大盘蓝筹股在一个区间内运动,跌回来了再上去,上去了再下来,如果说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中大盘蓝筹股,在某些特殊利好的刺激下持续上涨、涨幅不俗,这我相信。
但如果要说搞什么“二八转换”,二类大盘蓝筹股要在2011年大翻身、赚翻天,且同时八类中小盘题材股持续下跌不回头,这,打死我我都不会相信。二类大盘蓝筹股,估值低,在股市今年的大波动大震荡中,安全性相对高——不是绝对,我很很同意。
问题是,二类蓝筹股的流通市值,占A股两市流通总市值的80%,而且二类大蓝筹股中,既有战略性投资者——各类企业的重仓持有,又有基金、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和QFII等机构投资者因资产均衡配置需要而广泛、深度的参与,涨一段,就会有大机构因看法不同而抛售。可以说,没有3万亿元以上的股市新增资金,就别做二类“蓝筹大翻身”的愚蠢美梦!
A股20年的历史上,大蓝筹类股票大翻身的历史,只有两个阶段:
1、1996年-1997年,以四川长虹和深发展为标志的蓝筹股大行情。这波行情,有两个特定的原因:一是国家正式开始明确发展以基金和券商为主的股市投资机构,基金和券商作为股市投资主力,第一次规模性进入股市。当时资金规模相对庞大的基金和券商机构,选择当时流通市值相对大的蓝筹股,成为必然选择。二、中国经济第一次腾飞,四川长虹等当时的蓝筹股,业绩连年大幅上升。
2、2007年5.30后-10月中旬。这段历史,相信许多股民仍记忆犹新。所谓的“二八行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被叫出来的。这段“二八行情”,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原因:一、530后,证监会连续批发新基金,由于前期股市的牛市致使众多基民都发了大财,股市“发财效应”的影响还在延续,股市的吸引力仍在高潮阶段,新发基金一直受到全社会的高度热情追捧,新基金销售出现“开门光”的现象,买基金要排长队,买基金还要以“抽签”这种原始的方式来决定你是否可以买到——中国历史上空前壮观的全民买基买股高潮。社会上的钱都在向基金帐户里汹涌而来,不缺钱的基金们轮番涌进股市吸金窟——二类大盘蓝筹股中。二、530半夜鸡叫,不但推出调升印花税的举措,而且证监会明确提出之前“垃圾股炒翻天”的股市恶疾,倡导所谓“价值投资”。三、530前,煤炭、银行、钢铁等股票的市盈率,还在8-12倍之间,当时上证指数已经达到4200点,而八类股的市盈率普遍在70倍以上,100倍1000倍10000倍以上市盈率的股票遍地都是。
2011年的大盘蓝筹股,已经与2007年的大盘蓝筹股,不一样了。2007年的大盘蓝筹股中,许多战略性投资者所持的股份,都还没有解限流通。而今,再炒起大盘蓝筹股,需要的新增资金规模,空前巨大。
因此,至少在2011年和2012年,别做“二八转换”和二类“大盘蓝筹股大翻身”的美梦。
没有中小盘股的上涨,股市涨幅榜就会暗淡无色,股市就缺乏亮丽的赚钱效应,那么股市就会陷入熊市的恶性循环——自股市抽离的资金就会越来越多,场外资金就越来越不敢进,股市池子中的可买资金就越来越少。那时候,什么低估值、高估值的,都不管用,都一样会跌,只是先跌后跌、跌幅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