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股市十大预言(3)


        2011年中国股市十大预言(3)

           ⊙ 证券日报十大预言研究组 ⊙ 董少鹏主持并执笔

 

     四、国际板继续研讨和准备,2011年仍然不定时间表。

    所谓国际板,就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辟专门板块,允许外资公司在该板块上市和融资。

    在整个2010年,有关国际板的说法此起彼伏。12月份,国际板问题再度成为焦点。上海证券交所理事长耿亮在 1218日表示,上交所已经初步完成了有关国际板上市、交易等业务规则和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国际会计师行安永1221日发布报告指出,上海国际板有机会在明年推出。

    12月20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建设国际板是当前市场体系建设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正在做推进国际板建设的相关准备工作,但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尚福林发表在201111《求是》杂志上的《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全力促结构调整》一文中,也没有提到国际板。国际板能否很快亮相,还存在诸多变数。

    对于国际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国际板可以提升中国股市地位,特别是提升定价权,推出势在必行。另一种认为中外公司在中国股市都应该享受同样待遇,不应该专设板块;同时,在国内企业融资以及内部治理还远未到位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急乎乎地开辟国际板。

虽然舆论中有“国际板已接近呼之欲出”的说法,但是,国际板涉及的问题并非仅是会计规则和监管政策这么简单。历史上,创业板、股指期货都曾出现“舆论热、决策冷”的情形,从设计到正式推出走过了曲折的历程。而港股直通车更是一段“未了情”。

    预计2011年国际板讨论热仍会持续,相关准备工作也将延续,但难以确定推出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