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10报警服务座谈会网上直播实录
1月10日上午10:30分,广东省公安厅领导和部分珠三角地市110报警服务台领导做客平安南粤网,与受邀知名网友、网站义务监督员及媒体代表座谈,听取大家对我省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通过平安南粤网及公安微博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主持人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欢迎大家百忙之中抽空来到省公安厅,我们一起畅谈新年公安工作。今天的主题是“开门评警、给力110、一起保安宁!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何广平,省公安厅办公室副主任黄培富,省公安厅办公室指挥处副处长孙太平,省公安厅宣传处副处长黄志茂,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处副处长陈森盛、科长刘武宁,深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科长居晨,珠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科长窦金豹,佛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使科长冯念明、副科长侯智恩,本人省公安厅办公室副主任、宣传处处长邓建伟。应邀参加今天活动的嘉宾有: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南方民间智库发起人之一,彭澎博士 网络公民、南方民间智库发起人之一,知名网友“厦门浪” 广州日报集团大洋网首席评论员、万庆涛 研究员著名评论员,“岭南十拍”作者之一,知名网友“三季稻” “岭南十拍”作者之一,奥一网网络问政观察员,朱国桢律师 资深网友,政府公共关系专家,杨愿成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教师,资深网友,姚华松被媒体誉为广州官民互动新代表的知名网友,巴索风云 佛山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科长,广东公安政务网站监督员,陈再勋 网络新媒体代表,腾讯公司广州站总经理王朝炜 出席今天座谈会的还有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和信息时报的记者朋友们。 发布于:01-10 10:44:18
主持人
我们也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奥一网对今天座谈会现场进行网络直播。在此,对他们的到来一并表示感谢。此外,省公安厅平安南粤网站及广东公安微博群今天也会联动播报座谈会的情况。对收集到的网友问题,我们将在今晚8点进行的网络访谈活动中集中进行解答。 1月6日,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全国会议后,省公安厅迅速部署贯彻落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梁伟发同志强调,要紧密结合广东实际、创新举措,深入推进广东公安机关的“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切实提升“平安广东”建设水平,服务“幸福广东”建设、使广大民警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公安工作上水平、警民关系更和谐,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公安机关公信力明显提升。今天,全省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厅部署、统一组织开展以“开门评警,走进110”和“给力110、一起保安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这也是全省公安机关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第一场活动。 下面,请公安厅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何桂复同志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省公安厅机关110开展开门评警活动有关安排。 发布于:01-10 10:47:39
何桂复
今天很有幸和各位资深的网友、媒体朋友,我们一起来说说110,其中有位“厦门浪”的同志,有一句话我们记得很深刻,“与其*不如上平安南粤网,这句话在全国影响很大”,影响非常广泛。对于110,大家并不陌生,每个公民都和110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今天上午我们到110现场参观,110是一根线、一个桥、一个平台,应该说110的作用,在网友心中地位很高,今年的110全国是“开门评警、走进110”,我们广东改两个字叫“开门评警、给力110”。 这是我们今年的主题,大家知道110是广东首创,广州的110是1986年1月10号接到全国的第一个报警电话,我们国家的报警服务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现在全国各地到县级公安机关都有110报警服务台,110报警服务台本身是一个平台,所联系的一个是广大市民和民众,一个是全国公安机关的各个警种和政府的各个部门。需要报警,需要求助,需要解决问题的都可以拨打,另一方面为报警赶赴现场提供急需的帮助。应该说110品牌,25年来已经树立了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互动,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些年,110得到了媒体,网上、网下平面的、立体的支持、给力。去年,在110的访谈中,我讲到了大家一起来挺110,更多的人能够从110里得到所需要得到的东西,以实现愿望。 发布于:01-10 10:52:22
何桂复
去年我们全省110接报警电话3000多万次,占全国十分之一,在接受报警、求助、提供帮助的过程中,投诉的量占得非常少,也就是说我报了警,你没有出警,或者出警慢了,或者我有很要紧的事情请110提供帮助,但没有提供帮助的这种情况几乎等于零。我们秉承了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安机关和各联动单位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在这个过程中,110如何更好的为打击犯罪、防范犯罪、管理我们的业务、社会治安服务是我们的主业。但110的资源还十分有限。110如何更好的服务群众,更好的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希望我们广大市民珍惜110,用好110,过去有一句话说“有困难,找110,这句话没错,但是资源有限,我们想改一句,有为难时找110。 发布于:01-10 10:55:21
何桂复
公安机关做的事情是第一时间会和求助的市民取得联系,到市民的身边。我们的党委副书记何广平也会和我们的网友大家一起畅所欲言,你们有什么样的问题,或者网友有什么愿望、愿景都可以一起来说,希望能够把大家的智慧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给力110。 发布于:01-10 10:58:33
主持人
谢谢何桂复同志给我们介绍的情况,下面是网友代表发言时间,首先我们请彭澎博士发言。 发布于:01-10 11:02:27
彭澎
十二五要着力发展“幸福广东”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参加这样一个座谈会,我是第一次参加110报警服务网的座谈会。今天再一次参观了广州市局的110指挥中心,几年前我去参观过,是做动态环境下的治安防范的调研。我有三点感受,不对的地方希望提出指正。一、110深入人心,大家有事都会去找110,是一个救命热线,也是一个应急热线和沟通热线。美国911把所有的网络都连接起来,我们分门别类,分110、114、112的功能。 二、我们接处警的技术水平和硬件已经非常完善了,通过亚运会有了很大提升,虽然主要是保障社会治安,但是广州面对2000多个社区,我们现在有很好的技术条件,20多万个摄像头,在我们这种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网格化方面还需要做点努力,如何使我们城市的每一块地方没有治安的死角,偏僻点,黑点的地方。从发生的治安事件看还是有治安盲点的,这些地方会降低我们的安全感。安全感是幸福感的第一要义,我们现在打造“幸福广东”,没有安全什么幸福都谈不上,十二五要着力发展“幸福广东”的主线,我想我们今后的工作要求会更高。 三、几年前我调研时,公安系统在接处警方面,有一个叫做“不破不立”,在立案方面可能并不一定充分,从我周边的朋友来看,比如我有几个朋友,家里被偷了电脑,也不报案,他们说报了也没用,太多了,一般的老百姓觉得破不了,报案还困难,必须去派出所里签字画押,有很多的程序,这也是一个困难,再一个如果报案的话,小区管理人员也不高兴,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污点,这些方面造成了报案困难。我想110遇到这样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报案,我们能更加人性化,服务上门,派警员或派出所的人员上门签字,这样可能报案的情况会增加,这样的话也会有案件上升的感觉,我们要控制案件的发案率,这些我们如何去处理。不管怎样我们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平安,起码要把这些案件报上来,这样我们会掌握案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保平安。 发布于:01-10 11:06:31
主持人
下面有请知名网友“厦门浪”发言。 发布于:01-10 11:07:15
厦门浪
110是一种对政府的信赖和依赖 首先非常感谢再一次走进省公安厅和公安厅领导在一起交流。我昨天晚上有一个思考,这两天正好网上出现了两件大的警察事件,一个是山东泰安的事件,造成了四个警察死亡,这种现象很值得思考。另一个我要说的是我的三哥,昨天晚上打电话给我,他说他今天忙着给弟兄们办葬礼,他们弟兄死了五个,是江西镇江的,他们的民警出去办案遭遇车祸,整车民警全部牺牲,我昨天晚上感受很深。我第一次走进110指挥中心,十几年前我去参观过漳州110,在一般老百姓眼里,110就等于警察,110在很多老百姓心目中就是警察的代名词,所以110的重要性已经很大,承载着社会民众对警察的希望和要求,就体现在110上面。所以110服务好不好,接警快不好,打得通还是打不通很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政府的重视,我今天参观广州110感受很深,从服务、设备及出警的处理上都有了超出我们想象的东西。 针对幸福的概念,110为我们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幸福是无从谈起的,人们有事情想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110,哪怕家里的猫丢了都会想到打110,一方面说明110确实打得通,另一方面110成为了民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试想一下社会上没有了110就不能正常运转了。 公安从建国以来,政府权力机构存在60多年,与老百姓联系最密切的就是这25年的110的开通,想想看有几个没打过110的。这个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这里有一个现象很值得思考。我们省公安机关有一个破案的要求,基层的民警很担心本地区的报案率上升。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理解的。对一般民众来打派出所的电话不是很容易,110是随时可打的,打了就会出警,回执。有时打110社区不愿意,说最好不要打110,打派出所的电话就可以了。大案要案肯定没得说,主要是社区小案件,治安小案件,小案件重不重要,对老百姓来说很重要,比如骚扰和抢劫,对小民众来讲就会特别无助,特别希望警察出现,如果这时出警不及时,这样民众就会感觉公安不给力,同时就会觉得社会不给力,就是社会制度出了问题,所以对110重要性的认识,就像我们何委员讲的110是一个联系,对民众来讲真的是一条生命线,对社会安全感知的保障线,是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10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电话,而是一种对政府的信赖和依赖,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我也没有想讲更多的东西,希望这些能够给领导们讲一下,我知道警察的工作非常辛苦,一些警察的辛苦程度是不可想象的,我也有家属是做警察的,但是对老百姓、社会安全的要求,尤其对转型期来说,警察不仅是处理突发事件,更是民众信赖的,民众安全的机构,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发布于:01-10 11:15:03
主持人
下面有请万庆涛研究员发言。 发布于:01-10 11:15:44
万庆涛
广东治安执行力能否一以贯之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个座谈会,刚才参观了我们广州市的110指挥中心,感觉到比较震撼,110在我心目中是我们警察非常突出的一个代表,通过参观我感觉到整个广州市的110很先进,无论从装备上还是从出警、指挥、接警来说,现代化程度都非常高,指挥各方面都令人赞叹。 110对市民的重要性,我以我自己的一个实例来说明,大概是2005年的事情,我家在芳村,经过坑口地铁站的时候,有两个骑摩托车的人,一个人骑摩托车,一个是抢劫,把我爱人的包抢走了,我爱人和孩子都跌倒受伤了,我想追也没有用,他们已经逃跑了,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大概有5千多元的损失,这之后我报了警,当时是芳村区一个派出所,我说了情况,他们给我打了一个单子,但之后就杳无音信了。我想既然报了案,后边总得给报案的人有一个回应,到底破没破,五年过去了也没有破,也没有归还,没有任何回音,现在110、公安部门可能会有改进,这个是一方面。 另外,从广东的治安来说,在坑口那个地方,仍然是摩托车非常多的一个地方,对于我们附近居民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据我了解,他们不是当地的居民,就是外来打工者的靠摩托车拉客挣钱。但如果真是拉拉客挣钱,虽然违法,但挣的是辛苦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在过年时,如果想一些违法的方式来挣钱那对居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的110如果接到市民的报警,希望能给报警人一个处理的结果。还有存在的一些隐患,我们的执行力是否很给力,能不能一以贯之的,既然禁摩了,那就做到底,做到家,真正给市民一个安全的环境,这样大家的幸福感也会提升,谢谢。 发布于:01-10 11:20:19
主持人
下面有请著名网络评论员三季稻发言。 发布于:01-10 11:20:45
三季稻
做到真正的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 我们就说实在话,我就谈一个信息公开的问题。 应该说普通的老百姓对警察的情感,是很矛盾、很复杂的,我深有同感。我有很多周围的亲戚朋友在公安部门或政法部门工作,我知道他们工作的难处及他们所处的一种焦虑状态,为什么说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广大的公安干警部门确实很辛苦,当我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会马上想到公安干警,110是保老百姓平安的。但是另外一方面,因为在转型期间出了很多社会问题,公安局在社会冲突当中行使了刀把子功能,提起这种刀把子功能就出现了一些对峙的现象,当我们个人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想到需要政权机关的保护。另外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别是财产、征地、安全、维稳这方面的时候,出现冲突时,我们也会把自己对政策、对政府的不满投射到某一个群体或者某几个具体的行使政府公务的职责部门,我们在交流时,他们也谈到了这种尴尬的心态,只能是在其位谋其政,把工作做好。在座的各位领导、警察,在工作当中肯定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甚至是难处,难以说出,难以道出的为难之处,但是在其职谋其政,每个人工作的职责最希望的是做到真正的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广州公安在全国范围较早提出了微博的概念,而且在政务公开、信息公开这块做得是比较靠前,比较到位的。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在深度和宽度上更深入一些,我们老百姓可能对警察的职责不是很了解,警察的工作是非常投入和辛苦的,我想对公安干警的形象的宣传,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在110活动期间,或者是上级领导要求我们做时才做这些工作,我们平时与公安干警交流,他们的劳苦、焦虑,这些普通公安干警的工作状态也可以作为团体的形象展示的一部分,可以充分和市民进行交流,除了在微博交流,还可以扩大其他交流的形式,人心总是肉长的,总能够将心比心,老百姓通过这样一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的方式能够逐渐的理解,可能弥补这些并不是自身原因造成的社会裂痕。这是我想说的。另外一点,我提出一个疑问,我在一些其他的大城市呆过,比如北京、上海,我看到街上的巡警在外巡逻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我在广州市这么多年来,尽管我们的安全感,治安现状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巡警巡逻的密度、频度还不是很多,这是我的一个感受,谢谢大家! 发布于:01-10 11:24:48
主持人
谢谢网友三季稻,下面有请朱国桢律师发言。 发布于:01-10 11:25:19
朱国桢
语言这块应该有更好的服务 大家好!刚才我们早上参观了110的指挥中心,比如说走在广州的街头,可能没有办法防止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可能会遇到不幸的犯罪发生,但是应该能够抓住罪犯,这是我的一个感觉。我觉得这和广大110干警这么多年的建设是分不开的。在禁摩以前,在广州如果没被抢不是广州人,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觉得成绩非常巨大,包括根据我们周围人的了解,现在看的很紧。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我作为一个外来广州人,我觉得广州这几年在治安建设这块进度非常大,和北京、上海比,可能由于地位不同,有些资源可能没办法比,但是作为省会来讲,广州做得非常好,网民的呼声也很大,感谢广州110做出的努力。 第二个我要谈的,我是做律师的,接触很多涉外案件,接触的都是外国客户。有一个反映,广州如果要走国家的战略型城市,走国际道路,我觉得在涉外方面还是需要加强。我们看到一些客户,像欧洲的、波斯的客户,有事他们首先会和他们的领事馆联系,我说你们为什么不和当地的公安部门联系,我觉得有什么情况一定要先打110。 早上我在参观110时,虽然有外语的服务,但是我感觉还不是特别充分,像非洲的那些人,可能和他们沟通起来不是很容易,如果沟通好了就会好一些,我觉得在语言这块应该有更好的服务。有一些客户基本的报案,比如要有一些证明的资料,做一些口供、记录,可能公司的财产丢了,事后公司可能会让他们提供一些材料,但是材料的复印比较困难,我觉得公安机关在这一块是不是可以有一个比较主动的心态。对于这种非刑事案件应该在便民这块提供更充分的服务。比如复印这块即使有委托书也会受到很多困难,我想应该在便民的角度多提供一些服务。还想谈一下110的宣传,社会的110资源是有限的,主要功能应该是承接广大老百姓的社会治安案件,还有一些紧急事件,比如火灾事件,我听过一个养猫的老太太,她的猫掉楼下了也报警,我觉得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我觉得110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下适当的宣传,不是说报警了不处理,但是应该加大这块的宣传,110是保障社会治安的平台,而不是拉家常的平台。在宣传这块的力度应该加大,合理的引导广大老百姓对110的认识。我就讲这些谢谢。 发布于:01-10 11:30:43
主持人
下面有请杨愿成网友发言。 发布于:01-10 11:31:28
杨愿成
监控工作一定要细化 第一、我觉得110在对整个的破案率或民众的反馈这块做了很多工作,我提一点建议,110可以提供激励措施,比如报案人在遇到危急事情或案件可以把信息反馈到110,如果产生了很大作用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对于乱报案,浪费资源的也应该给予一定惩罚,这是关于110约束机制方面的。 第二、还有是监控安装这块,我觉得一些公交、火车、的士、治安的黑点这块应该加监控的安装。还有一个重要的是监控安装,监控的保留时间要有一定的保留。我发生了两次事情,一次是手提电脑被盗,一次是手提电脑遗失,我被盗的手提电脑还没有找到呢,2005年时手提电脑在中大被盗。很久了也没有人去查,中大的监控系统原来是一个摆设,当时购买这个设备还没有启用,不知道现在怎样。当时没有监控,如果有的话肯定知道是谁拿了。我1月5号的电脑为什么找回来,其实监控这块帮了我很大忙,通过监控找,再经过层层的搜索,找到了我一些重要的文件和资料,我觉得监控这块的作用是很大的。保留监控资料这块的工作一定要细化,监控真的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案发后可以提供一些找的路径和线索。第三、应该增进警察和群众的互动,我本身接触过一些坏的警察,也接触过非常令人感动的警察故事,有一个警察和前妻离婚后还替警察看孩子。遇到一些求助,找110,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和同事都受到了警察的很大帮助,警察的形象整体上已经高大、正面了很多,但还是缺乏沟通,我希望可以多搞一些类似今天这样的活动,可以增进了解。第四、我觉得还可以多聘请一些公安义务监督人,可以以网络作为一个桥梁,如果聘请一些监督员,在社会活动的变化过程,一个信息中心可以得到很多群众的反馈和建议、感想。如果有一个这样的通道可以反映到警察系统这块,对警察的工作会有很大的促进。在网络上也听到一些“躲猫猫”等事件,对于整个队伍中个别的人员有一个制度的监督,对一些刑讯逼供可以有更好的监督,一旦有这样的行为,可以有比较及时的惩罚,可以有制度的监督。第五、110平时可能比较忙,工作负荷比较大,我觉得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人手和设备,毕竟110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如果对于一些求助电话,信息,本来可以不用去管,但如果在政府这块多增加一些投入,可能对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方面会有帮助,这快可以取得比较大的回报。 发布于:01-10 11:37:14
主持人
下面有请资深网友姚华松发言。 发布于:01-10 11:37:41
姚华松
拉近群众和民警的距离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参加这个活动,参观了广州的110中心感觉到很震撼,我不知道怎样的定义才能“幸福”,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广州人,我觉得安全是幸福的首要指标,我2008年刚毕业时报过一次警,家里被盗了,我的U盘,笔记本电脑被盗了,反而银行卡、身份证、现金没被盗,我就报警了,这是我第一次报警,做了笔录,但是之后就没有任何信息了。这个活动我在QQ上做了一个小的问卷,我设了四个选项,A自认倒霉,以后做好防范工作。B立即报警,C换锁,只是求得心理安慰。我问了十个人也七个人选择A,剩下的选了C和B。我刚才其他老师也说了这点,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认为,如果一些高学历的人也这样认为,那其他的人也可能会有这样的连带作用。今天的题目很好,可以拉近距离,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在这种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和群众距离比较远的部门,应该有一种神秘化的过程,我参加过一次公共活动,我觉得类似这些活动都是拉近和神秘化部门和民众间距离的方式,我觉得应该让群众去了解我们110的公安系统,向群众去了解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这样不仅是拉近了民众和民警之间的物理距离,而且还拉近了心理距离。 微博对拉近群众和民警的距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办事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民警互动不要成为一个死的内容,越秀区北岸那一带的派出所有一个活动,在公告栏上公布了有派出所的报警电话,警察的姓名、警号和治安形势通报,上面写明了每个月的案件宗数,都非常明确。但这个案件数字和两年前没有任何变化,从我2008年入住以来没有任何变化,那是不是有点空洞和形式化,希望能够做得更实在一些和细致一些,希望这种幸福是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是我对这个活动的一点体会。广州首善之区的这个一个特色,被很多人所学习和借鉴,广州的很多做法被其他城市所效仿,其他城市的人口构成、人口差异化基础和犯罪特点的差异化和广州这个城市有什么样的不一样,如何体现这种差异性,怎样去体现这个问题。我还注意到,有一个环穗的监控区,有一个监管排查,防患于未然,这是一个属地管理的思维,犯罪分子一个很大犯罪特点是跨区作案,我想问一下110系统在联动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今天参观了广州市的指挥系统,可能目的是为广州市好,这种联动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我非常想知道。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发布于:01-10 11:45:33
主持人
感谢各位知名网友代表的发言,由于时间所限,还有其他没有发言的网友,我建议今天晚上我们8点钟有一个网*谈,我们在网上再畅所欲言,下面请媒体代表,请南方日报记者做一个简短的发言。 发布于:01-10 11:46:34
南方日报记者
警务资源的整合与联动 大家好,我想如果今天上午这个活动改成在广州市110那里,让大家一起接听一下热线,我觉得形式可能会更有趣一点。我们的很多同事在110那里做采访,广州市110一天接1.8万个电话,特别夸张,在1986年刚创建时一天才10个,改成电脑接警时才几百个,所以可以想像,110那里有80个座机,如果一天接1.8万个电话,工作强度有多大,我很有兴趣,如果我有一天的时间去体验一些接线员的工作,通过那线你可以听到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现象,有人打电话求助,有的人甚至说家里的猫丢了,还有很多令人恐怖的社会警情,我曾经电话采访一位佛山市的老接警员,我听了他的生涯,当了十几二十几年,我感受很多。对于一个很负责任的老警察来讲,这个热线对他来讲意义非常重大,我听到讲述过一个警情,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对方是一个被人劫持的人质,可以想象靠的是对方报警人和接线人的很智慧和巧妙的联动,我觉得作为一个有能力,可以接听的人是要动用很多智慧的,而且要求的程序规定也很多,像广州1.8万个接警电话,每天都要完成接听,要求效率非常高。 前两天大家听到了建设“幸福广东”这样一个目标“开门评警,走进110”,前些天汪洋书记提到了一个重点词是做群体工作,公安工作和社会是紧密相关的,生活当中的很多小事都需要找到警察,警务工作这块是特别需要做群众工作,也需要靠群众的力量来一起维持这个社会治安,这也是我们这几年,包括像今天会举办这样的活动“开门评警,走进110”、“给力110、一起保安宁”这样的宗旨是契合的,这几年随着网络的兴起,除了传统的电话110以外,还有近几年兴起的微博,以后也许会再造一个品牌叫“微博110”,更多的还是要求大家在紧急时通过电话,但是还可以通过微博、手机发布信息这样也是一个渠道,可以分流,避免110的电话拥挤,也是一种适应新形势的趋势。但是公安的工作都特别重,我采访过很多警察,我知道今年以来广东的公安有30位就牺牲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仅仅亚运期间就有5、6位,当然可能有些是因病,但也是积劳成疾,他们的工作强度是很难想象的。 很多群众对公安的工作觉得不是特别满意,这其中有很多很复杂的因素,但如果单纯从110这个平台来讲,如何让大家体会到公安是在为群众做实际工作,这个可能还要求各种资源整合起来,不仅是传统电话,网上警务室,我觉得更考验的是整个警务资源的整合和联动,如何更高效的把资源一起整到一起,然后调度,我觉得调度指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需要很多方面做好了才能让大家真正从实惠中感觉到警察叔叔确实非常可爱,有危难找警察。谢谢。 发布于:01-10 11:55:15
厦门浪
在一体进程中110对流动人口管理大有作为,这个是大家在研究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体化的流动人口管理方面,还有微博方面应该继续再给力,增加人手,现在还跟不上。 发布于:01-10 11:56:00
巴索风云
宣传110的短信和网络报警方式 我觉得应该的宣传一下110的短信和网络报警方式,2004年已经有短信服务了,但是到现在我们都还不知道平台是12110,刚刚也了解到我们都有警讯的电视节目,能不能放到周末的夜晚7点到8点的黄金时段里,因为很多人那个时候才会在家里看这样的节目,因为这个节目比较贴近现在的案件,像现在很多案件都可以用个案表示出来,另外还可以用小品的形式来对公众进行法律上面的咨询,告诉公众你们有什么样的权利,因为很多公众是不懂法的。最后一点想说,在七年前发生在我朋友身边的一个案例,我觉得蛮有趣,当年他在东圃那里的一个出租屋内被一个人绑架了,匪徒走了后他挣脱了,非常害怕,结果回到家在淘金那边报的案,结果麻烦了,他还要去东圃那边做移交手续,结果弄到凌晨还不能回家,那天天很冷,还很饿,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是蛮大的,我不知道几年过后会不会有所改变,这个是一点。我当时陪他去报的警,看到警察确实也很忙,后面就出去了。就说这些谢谢。 发布于:01-10 11:57:19
主持人
下面有请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何广平同志讲话。 发布于:01-10 11:57:48
何广平
加强和改进警方的工作时间太短了,我感觉大家意犹未尽,现场发言也非常热烈。今天参加“开门评警、给力110”活动,我有三点比较深的感触。 第一,我觉得我们的网友可爱、可亲、可敬、通过和大家面对面的交流,我觉得人民群众和网友对警察非常关心,非常理解,很多话都说到我们心里去了,确实让我觉得网友非常可爱。虽然我们在网上是素未谋面,见不到人,只能看到一些图片和文字。这次和大家面对面交流,我觉得大家真的是希望警察能够健康、希望警察也能家庭幸福。大家刚刚谈到我们警察牺牲、流血、保平安,谈到大家切身感受时,我触摸到了大家跳动的感受,是非常可亲的,也非常可敬。为什么讲非常可敬?因为你们站在你们角度提的一些问题都是善意的,你们希望我们警察去解决这些问题,希望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平安,希望你们提出的意见能够作为我们警察将来不断改进工作的一个方向,所以非常可敬,这是我第一点感受。第二,我们的警力是有限的但能力是无穷。广东省现在警察有18万人,由于我们人口基数大,现在广东省的压力非常大,我们将近有8000多万的人口,再加上将近3000多万外来人口,人口是我们管理的一大难题。广东省的经济发展非常快,每年GDP都以两位数上升增长,今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一左右,大量的矛盾积累下来,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一定的时间,花费大量的精力,我们警察也要处理大量的事件问题,也要处理一些群体性事件,包括*维持秩序,所以警察的压力非常大,警力不可能大规模增长,要解决现在这些问题,党和政府提出了一个方向,就是建设幸福广东。关注民生,以民为本,从源头上化解我们的矛盾,这是治本之策,这些工作目标的提出和最后实现这个目标是有一个过程的,在维护社会治安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靠我们警力,更重要的要靠民力。大家这次谈的这些事,都是站在从群众的角度怎么搞好治安提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同时怎么借助民力解决我们现在的问题也是我们警察的当务之急,就像刚刚大家说的,我们警察要学会做群众工作,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动员起来,形成一股力量来维护我们社会的稳定,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合适的环境,我感触很深,所以我们这次“开门评警”也是这个目的,将来我们会继续把这项工作做下去,形成一种规模和效应,想更多的办法,利用更多的载体来开展这项工作。所以我们警察下一步要学习如何做群众工作,本来这项工作不是问题,*就是靠做群众工作起家的,但是在新时期下这些又成了问题。第三,加强和改进我们警方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我们做的一些工作,群众就马上给予我们肯定,就像你们大家刚刚讲的,看到110觉得确实非常不容易,有很大进步,广州治安有所好转,这是事实。我们广东有一个民调队,对社会所有的突出问题都做了相关的调查,明显有所缓解,但是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刚才提到的问题我们都记到笔记本了,对破大案,对名人报案我们办得比较快,对小事我们办得比较慢,可能报了警我们没有回执,没有回复。特别到派出所报警觉得比较烦,要填很多表,要花费很长时间,不方便。还有更深层次的,我们还是有不破不立的问题,比如像芳村、坑口,一些摩托车等等问题没有整治好,等等一些问题。我觉得大家提这些意见对于我们来说很有针对性,让我们更深的感受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公安厅不知道有这些现象,我们知道有这些问题,但是你们说完后感觉到你们有种动力在推动我,这些我们要解决,你们给予了我们一种动力,使我们有一种紧迫感,让我们去解决,我们会记住大家的话,会不断改进工作,给大家创造一个幸福的环境,一个平安的环境,我也希望大家跟我们一起联手来实现这个目标,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发布于:01-10 12:08:43
主持人
谢谢何厅长的讲话。听完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发言,我感受很深,并受到很大启发。目前,广东拥有超过5000万的网民,还有近4500万的手机上网用户。网民不满意,难言群众满意。面对庞大的网民群体,我省公安机关必须主动创新,选择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加强与广大网民的交流沟通。希望各位嘉宾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打造“平安广东”、“幸福广东”出谋献策、与广东公安一起携手并进! 发布于:01-10 12:09:10
20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