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求进是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
李华新
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全省经济工作的基调为“高位求进、加快发展”。这个基调顺应我省经济走势回升攀高的客观趋势,符合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各地区各部门务必牢牢把握这个工作基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跳起摸高、加快发展。(《四川日报》110104)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提出摸高的生动比喻之后,其实就已经对四川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而则会也不仅是对四川今后工作的一个要求,也是四川在当下必须要做出的一个选择。因为四川在面对自然灾害的现实,克服自然灾害给四川带来的困难,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是四川还是需要发展,而且在处置了这些自然灾难之后,经济和社会还是需要大力发展,而且是在四川面对建造西部高地,在打造西部第四极的同时,也需要对于四川自身的经济优势和需要强化的内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2110四川省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强劲态势,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点。2011年,要在这样一个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要在高位上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意味着必须积聚更多的资源,形成更大的合力,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
过去的一年四川的经济和全国一样面对经济通胀的压力、面对内需不断扩大的形式,如何找准四川自己的优势,这些不仅是表现在世界500强企业进驻的数字和数量级别,同样是中央批复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区划,以及最近刘奇葆对于川渝之间的互惠互利的思路,其实都是在为打造一个更高起点的战略决策。而且这样的一个决策和联动的效应,也是将会在今后的十二五期间作为一个经济战略高地来进行设计和规划的。因为经济的发展需要共赢和双赢,而不是一枝独秀、因为在论述川渝经济之间的互补的时候,刘奇葆就对川渝之间的合作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这些都是在对市场的降级布局中的一个对外的经济格局的再度审视,而不是仅仅是为了一省之力的经济腾飞,而是要在为西部整个经济的大发展中,川渝之间首先要去这样做,而且四川的其他的地市也是也在这个一盘大棋中,发挥各自的独具的产业优势,这些优势既有分工和合作,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些都是需要一个更高的起点,
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和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两副重担,构成2010四川经济年历的底色。两副重担的每一副,都蕴涵双重任务:前一副意味着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后一副意味着加快重建项目建设和加快灾区产业恢复与发展振兴。
加快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转变发展方式是保持经济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于是有了贯穿2010四川经济年历的一串串新高迭创的数据。而且四川的底气不是盲目乐观的,三大产业强势崛起,电子信息、汽车、油气化工日益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支柱。以电子产业为例:1.7万多家电子企业,20多万从业人员,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1500多亿元——四川已成为电子信息领域与北京、上海、广州比肩的“第四极”。
四川省委统揽全局,确立了“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中央强调,2011年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做好今年我省经济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同时要准确反映我省发展态势和发展需要,与省委近几年来加快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新成效。实践证明,GDP达到1.5万亿元以上的地区,往往还可以保持10年以上的快速增长。今年的数据表明四川省经济增速将达15%以上的创新高水平,预计明年我省经济增速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增速将达到13%。
在这样的一个总体形势下,四川的十二五将会创造性令人瞩目的业绩。期待高了,期待也要高。起点也需要抬高。四川要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求进!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