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2010年关键词:池子、靴子、钱耙子(上)


    中国股市2010年关键词:池子、靴子、钱耙子(上)

 

    总策划:董少鹏  统筹:侯捷宁  撰稿:侯捷宁 傅苏颖 夏青

    回首2010年不平静的中国股市,我们注意到,在证券市场创立20年的语境下,通胀预期、热钱博弈、加息争论、CPI忧虑、油价高企、创业板三高、房产税悬念等经济热点问题,不时通过股票交易这一特定符号进行演绎和传递,市场为之跌宕起伏,投资者为之忐忑或兴奋。
    在此,我们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子”字来梳理影响2010年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关键词,是为“八子闹股市”。

      

池子(发明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在2010年11月5日“财新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次提出应对热钱的“池子理论”。
    2010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新兴市场以相对较快的增长和相对较早的加息给投机性极强的国际资本以极强诱惑。外界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增强,热钱的始作俑者纷纷绞尽脑汁,或披上合法“外衣”,或借道地下钱庄向中国内地奔袭。
    周小川在该次会议上出,短期的投机性资金要进来的话,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让它泛滥到整个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去。那么,等到它需要撤退的时候,把它从“池子”里放出去,让它走。一句“把热钱引入池子”的话,引来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经济学家的猜想。
    自“池子”理论甫一面世,股市、国际版、创业板、一揽子政策、债市都曾被解读为圈住热钱的“池子”。
   时隔一个多月后,周小川在12月15日首次对此作出解释,称典型的“池子”是指外汇储备。周小川在解释外汇储备是典型的“池子”时说,外汇储备包括不同板块,一部分保证进出口支付使用,一部分供预备外企投资的分红使用,还有一部分是让热钱进入,然后再进行百分之百对冲,使其在总量上不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周小川的一番解释立马打消了A股可能储水的猜测,也加强了热钱和外汇储备的关系度。
    近日,外管局发文称,从2010年2月下旬开始,外汇局在部分外汇资金流入较为集中的省(区、市)开展了应对和打击“热钱”等违规资金流入专项行动,为防范和打击“热钱”等违规跨境资金流入,保持外汇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截至到目前,已查实各类外汇违规案件197起,累计涉案金额73.4亿美元。并表示,将加强对银行外汇业务的监管,不断提升外汇检查手段,提高效率,依法严厉打击“热钱”跨境流动,促进涉外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
    此外,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还透露,2010年物价上涨过快的原因之一便是热钱炒作。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大量资金寻找投资方向,农副产品领域也成为炒作的对象。从“豆你玩”、“蒜你狠”,到天价“黑茶”,都有“游资”疯狂炒作的影子。可见,今年这一年,热钱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靴子(来源:单口相声;现被广泛应用于对于政策的期待)
    “另一只靴子”源于一个单口相声,形容描述一种期待某个结果的心情和情绪。典故是一年轻人租房,租到一位心脏不好,常失眠的老年房东二楼上的的房间。年轻人每晚夜归,扔脱下的靴子,扔第二只靴子的时候,想起了老房东前几天的抗议,于是轻轻放下。老房东当晚等第二只靴子落地,却等了一夜没睡。
    2010年10月19日晚间,央行宣布加息,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7年底至2008年底中国央行连续5次降息以来,首次对基准利率做出调整。至此,此前一直呼声很高的加息“靴子”终于落地。此次加息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国将进入加息周期的猜测。
    2010年,在人民币升值和对外贸易问题上,中国与欧美之间展开了博弈,加剧了中外之间的“紧”张局势。此外,房价上涨、租金上涨、菜价上涨、油价上涨、棉价上涨,凡关系到市民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价格都在快速上涨,导致通胀日益严重,市民不得不看“紧”自己的钱袋。
   “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此前如是表示。
    因此,面对新的形势、新情况,央行此次果断的做出加息的决定,至此,从今年年初以来传闻不断的加息“靴子”也总算落地。不过,对于中国股市而言,“没有落下的靴子”不只加息这一只;即使加息靴子,也不是一次全落下。即使在12月26日再次加息之后,有关加息的猜测仍然会不时袭扰投资者。
    在此要要给投资者做些提醒:货币政策是短期的政策工具,经常会因使命的不同,侧重目标的不同有所变化。所以货币政策有些工具可以微调,而且微调以后还可以反向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时候是扩张的,有时候是紧缩的,有时候是真正稳健的。
    从保障经济稳定增长的角度看,对于2011年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也不要过度担忧。


钱耙子(来源:惯用语,此处专指上市公司“超募”)

   “耙子”,原意是指归拢或散开谷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的一种农具。人们用“钱耙子”指代想方设法多挣钱、多捞钱的人。
    回顾2010年,创业板的“造福”能力让人目眩神迷,成为神话。创业板上市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钱耙子”,对“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的形成可谓功不可没。
    按网上发行日期计算,2010年,创业板共计有117只股票上市发行。Wind统计显示,这117只创业板股票的平均发行价格已经达到了37.62元/股,其中汤臣倍健发行价格达到了惊人的110元/股;从发行后的市盈率来看,这117只股票的平均发行后市盈率已经达到了71倍。其中,发行市盈率在100倍以上的新股共计8只,80~100倍的新股共计16只,60至80倍的新股共计46只。发行市盈率低于40倍的新股仅有2只。创业板的估值水平明显高于同期中小板与主板市场。
    统计还显示,这11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计划募资289.91亿元,而实际募资则达到了979.11亿元,超募资金达到了689.2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超募5.89亿元。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以来在创业板发布的季报、中报中,出现了一大批业绩“变脸”的企业,创业板的高成长神话已经在市场不断的质疑声中走向了破灭。
    因此,“三高”发行饱受市场诟病,尤其是高超募。新股高超募的出现,不仅导致市场资源的极大浪费,高超募背后的高价发行,也放大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虽然监管部门进行了新股发行体制的第二轮改革,但实际改革的政策效果并不能令市场满意。“三高”现象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消除“三高”现象并不难,主要对策只需三条:一是改革退市制度,完善二级市场淘汰机制,严惩壳交易背后的“空手盗”,真正还原垃圾股股价的本来面目。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场外市场(中国OTC),分流场内市场压力,鼓励高科技非上市公司在此挂牌转让。OTC既是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储备库,同时也是退市公司的废品收购站和垃圾处理场。三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尤其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公司债券市场,拓宽投资渠道和投资平台,为国人提供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与
组合投资机会。

 

票子(来源:清代河北邯郸土语把“钞票”简称为“票子”,一直沿用至今)
   “票子”问题事关物价高低、流动性是否充裕,也与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问题息息相关。中国政法大学的刘纪鹏教授就反复讲,要花掉美元储备“绿票子”,回收人民币“红票子”。如此才能解决国内流动性局部过剩和投资不足的矛盾。
    2010年是老百姓兜里“票子”饱经考验的一年。票子发放过多引发通胀已经是不可辨驳的事实。
    在前两年反危机过程中,各国在反危机情况下普遍采取了非常强烈的放松货币政策、放松财政政策,这些措施本身就会使很多货币充斥在生活之中,埋下了通胀的压力。而在危机过后,掌管着目前世界货币体系当中货币龙头的发达国家的银行,由于的实体经济恢复步伐慢于新兴市场经济体,采取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使得通胀压力开始失控。
   “票子”缩水还将继续。2010年,央行两次加息,并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现在的准备金率已经接近历史上最高水平。预计央行将采取进一步加息以及可能允许人民币略微加快升值速度等一揽子政策手段来控制通胀。
    不过,刘纪鹏认为,加息未必是解决通货膨胀的最佳选择。解决中国的通货膨胀,核心问题还是要把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瘦身减肥。这必须要从货币储备上入手,在外汇管制上宽出严进,同时化汇为产,增大进口,放开民营企业和公民外汇的使用权,较大幅度的削减外汇储备的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