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是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以买房置地为第一的。正所谓“居有定所”,因而为了让人民群众都“有住房”,政府才将中低收入者纳入了住房保障体系,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的力度。然而在这一实实在在的民生关怀面前,陈参事居然抛出了“将中低收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的做法是开倒车”这样的一个论调,着实让人大大失望了一回。
“有房住”和“有住房”之间的究竟相差几何?这是一个三岁顽童即可回答的问题,因而网友将其称为2011年第一“雷人”之语,也就再正常不过。——“只需有房住,不必有住房”的意思就是说让老百姓去租房。但租房就不需要钱吗?既然陈高参反对政府大规模建设有“政府补贴”的廉租房,那么中低收入者又该去租谁的房子呢?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要让人民活得有尊严。可见“建设廉租房会给政府带来很大负担”的论调并不符合中央的意见和精神。回顾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热词内涵在不断深化。2005年民生热词为:“帮助特殊困难群众解决住房等实际困难”。2006年民生热词为:“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2007年民生热词为:“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2008年民生热词为:“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2009年温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的时候特别强调,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2010年民生热词为:“住房保障就是政府的责任。”“保障住房驶入快车道”。 ——政府工作报告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保障体系,分层次解决各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安居,自古以来是中国人的基本愿望。保障房建设,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就是党心所系。而在中央和各地政府的努力下,“住有所居”正加速,大庇天下寒士的广厦梦想正在逐步实现。因而此时陈参事强调“有房住”而非“有住房”,显然是不合时宜,也是违背群众愿望和政府宗旨的!
(李吉明2011年1月6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