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人周刊》2011有关中国经济的15个悬念
内外部诸多的因素和变量交织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影响着中国经济。在这一年,有很多悬念,值得我们关注。
2011的日历已经掀开,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同时还是中国入世十周年,中国走在了一个新的历史十字路口。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今年还是中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内外部诸多的因素和变量交织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影响着中国经济。在这一年,有很多悬念,值得我们关注。
1. 人民币升值多少?2010年,人民币重新启动升值,到年底有将近3%的升幅。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在内的美国各界对中国政府控制操纵汇率的指责不断,不过,中国坚持按照自己的节奏出牌。根据福布斯专栏作者Robert Lenzner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政府希望未来十年人民币汇率能够上升90%左右,如果这一消息属实,则未来十年,将是人民币升值波澜壮阔的十年。与此同时,高盛等投行也对2011年的人民币升幅做出了预测,高盛的预测是升值6%。到底是多少,人们拭目以待。
2. 人民币国际化能走多远?和人民币升值相对应的另一个话题是,人民币国际化能走多远,在美国量化宽松的背景以及军事演习遏制中国的氛围中,中国度过了2010年。但这一年,中国和俄罗斯达成了以本国货币为双边贸易结算货币的协议。这对美元来说无异釜底抽薪。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来说也是更下一城。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年初,中国加强了欧洲的外交攻势,而欧洲也对美国有颇多不满,共同的利益让双方在分歧中走得更近,而东南亚自由贸易协议区的推进等因素,都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了许多想象空间,这一年,人民币国际化能走多远?
3. 房产税出不出?房产税成为房地产调控的另一只靴子,尽管对于房产税该不该增收,该如何征收以及征收房产税能够平抑房价还是适得其反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但是不断传来的领导讲话和媒体报道,使得房产税的脚步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近了。去年底,温家宝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称有信心将房价控制在一定水平,这为房产税的推出再次增加渲染了舆论氛围。
4. 汽车产业销售增长速度是否趋缓?2009、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踩上了油门,并且超过美国成为汽车销售第一市场,但随着北京等城市的交通拥堵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很多城市开始限车、治堵。加上不断攀升的汽油价格、停车费用的不断上涨,不断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和2010年底取消小排量车的优惠政策,中国2011年汽车市场的销售是还能保持前两年的高速度还是会有所减速——喘息之后再上攻?
5. 新的区域振兴计划花落何地?2010年,两江新区和新疆搅动了中国区域和中国资本市场。区域竞争和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一个重要主题。2011年,哪个区域将被政策重点惠及?这是一个悬念。笔者首当其冲看好云南。这里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枢纽,是中国离印度洋最近的地方,是将西伯利亚刨除之外,亚洲的地理中心。这里还是生态之省、资源之省。当然,也许还有更多的区域值得我们期待。
6. 谁会成为中国首富?2010年宗庆后独占鳌头,成为中国首富,谁是2011年的有力候选人?个人感觉下面一些人值得关注:宗庆后,延续2010的气势,并且开始大规模多元化。梁稳根:2010年市值增长200亿,增长最快;李彦宏:GOOGLE退出中国的最大受益者;张志熔:2010 年IPO催化的最大富豪,2010年仅其个人在熔盛重工的市值已达300亿元,还未包括地产项目;刘永好及刘永行:老牌首富,实力不凡;张近东:国美内讧的最大受益者。马化腾:尽管2010声誉受损,但势头不减。吴亚军:已经是最大地产富豪和最大女富豪,重庆的崛起对其无疑是个最大的利好。
7. 个税将如何调整?个税起征点将如何变化,原有的9档是否会增加减少成5-6档,会否将最高档调整到10万以上,一切都在猜测中,但报道者已经言之凿凿: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
8. 单一最大私募基金规模能否突破100亿元,私募何时正规化?私募业绩在2009、2010年大幅跑赢公募之后,部分私募基金规模已经逼近百亿,2011年突破百亿应该不是悬念。而随着《基金法》的修改和重新颁布以及私募的迅猛发展,纳入监管,正规化也已经是政策部门的言下之意,中国的私募基金正在迎来新的春天。
9. 2011年中国要加几次息?2010岁末的加息还记忆犹新,2011通胀的压力应该不会小,国际上各种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也成为成本上升的推手。其他要素价格也居高不下。各种机构纷纷预测2011年中国的加息次数,有说3次的,有说4次。到底几次?也许周小川现在都还没底。
10. google会不会重新进入中国,facebook会不会进入中国?2010年中国商界一件大事就是google退出中国,而年底互联网界则像追捧娱乐明星一样关注扎克伯格来中国的一举一动。google甘心就此退出中国这个大市场吗?何时它会重返中国?facebook会在中国布局吗?中国互联网市场只有本土公司能成功吗?
11. 中国教育改革能走多远?复旦大学在年底放出消息:所有的党政干部都要退出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此,学校重新界定了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职权,并将在近期出台《大学章程》,实现依法治校,依学术规律和教育规律来管理学术和教育。这一消息没有吸引人们足够的眼球,但却对中国的教育体系摆脱行政治校的模式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2010年另一则消息是朱清时管理的南方科技大学没有获得教育部的学位认可。2011年,会有更多类似复旦这样的教育变革的举动吗?朱清时的南方科技大学能不能获得官方认可,或者说他的办学模式会不会在未来成为主流?教育是根本,教育的改革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而教育产业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12. 新兴产业有何政策新力度?2010年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出炉,在四万亿投资的政策进入退出期的今天,七大产业的投资被寄望接起中国经济新的接力棒。这七大产业的具体复刺后政策是什么?将对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中国新兴产业什么时候才能开花结果?中国能否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走在前面?2011年将很关键。
13. 什么会成为下一个稀土?2010年,中国控制了稀土的出口并在2011年降低了配额。西方对中国一直诟病,称中国为了战略竞争,扼紧了稀土出口,而中国则表示稀土出口紧缩是环境和国内需求旺盛两大原因。随着中国资源的日益紧张,会不会有新的金属或资源型产品紧随稀土列入限制出口之列?
14. 中国企业IPO会不会创新高?2010年是IPO井喷之年,不管是国内A股还是海外市场,中国今年仅A股就创造了1300个亿万富翁。2011年,这一盛况能延续吗?从目前的上市资源来说,这一纪录被打破的可能性非常大,而随着美国等市场的复苏,海外的上市也将有望增加。
15. 谁将成为下一个吉利?2010年,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吉利收购沃尔沃无疑创造了一个历史,此前,收购国际知名大企业的中国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或者有国有背景的企业。而从目前来看,沃尔沃的经营暂时还算顺利。2011年,会有更多的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吗?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谁将引领海外并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