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监督者处于监督的真空地带


莫让监督者处于监督的真空地带
 
普通的公务接待,原来可以这么奢侈。”28日,网友“hacksuper18”在天涯论坛发帖感慨说。
他所说的情况,是海门市审计局2010年12月21日至23日的一次公务接待,对象是四川省绵竹市审计局,“两天两夜行程,此局出动了24名公务人员陪同15位来客,工作交流仅3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是陪对方吃、喝、玩、乐、观,住最高档的酒店,吃最高档的饭店,唱最高档的KTV,赠送最高档的家纺用品——罗莱蚕丝被(出租车师傅描述)……消费不下于十万元”。(1日山东商报)
在公众眼里,审计部门是监督其他单位是否乱花钱、有没有违反政策纪律行为的专职部门,理应是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的表率,也常常被看成是“清水衙门”,然而,海门审计局被曝光的这份接待清单,却把如何加强对监管部门的监管问题再度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县级市的一个局级部门,一次规格不算高的公务接待,出动24人陪吃陪喝陪玩,两天消费不下于十万元,其铺张浪费的程度实在触目惊心,其他规格更高的接待又是如何奢华而不受约束,一年被“接待”掉多少纳税人的银子,让人不敢想象。
有一个细节很值得关注,据海门审计局局长施平介绍,他们去绵竹,绵竹审计局局长和副局长都是到成都机场接的,而且活动中对方都是全部出场接待。由此可见,在一些地方、部门,迎来送往规模之隆重、花费之不受节制,绝非个别现象。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监管者自己行为失范,如何去要求别人?正如有人质疑:“审计审计,你自己专搞铺张浪费,行不正之风,你有什么资格审计人家?”让人尤为担心的是,审计部门更精通账务处理“窍门”,一旦监管失控,某些违规猫腻更隐蔽,更不容易被发现,后果也更严重。“除了住宿费,消费不超2.3万元”,其中的玄机令人遐想,有关费用会不会打进住宿费里了?
尽管当事单位领导觉得很“冤”,怀疑是在审计中得罪了什么人,一份接待方案安排遗落在酒店后,正巧被人捡到拿来做文章。这恰恰给告诉我们,监管部门能否洁身自好,遵纪守法,不能等网友曝,更不能等偶然的证据“遗落”,而要将其各项公务行为纳入监管视线,接受透明、阳光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