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的“爷爷维权团”反衬职能部门的不给力
他们是一群与众不同的老人。遛鸟钓鱼,喝茶打牌,这些最适合老年人干的事,他们却不爱。他们,就是重庆垫江县的“爷爷维权团”,刚刚被评为“2010年全国十佳老年新闻人物(团体)”。(2日重庆晨报)
“爷爷维权团”的老人们平均年龄超过70岁,最大的达83岁,可就是这些老人,却经常冒着严寒酷暑,为消费者的权益而奔走相告。近10年时间,成功解决上千件维权投诉。如此卓然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入选“全国十佳”无疑是名至实归,值得社会的尊敬。
从这群老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看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又不能不让人反思,如果平时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做得主动一点、细致一点、务实一点,履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能给力一点,何来这么多消费纠纷,又何须这些老年人去奔走?
从“爷爷维权团”的给力,不禁又让人联想到最近媒体报道的云南副省级官员用政府配专车带领群众上访,为失地农民维权的事儿。尽管政府工作千头万绪,难免有疏漏和不到位之处,但很多本该在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矛盾,却需要老人们去操心,显然反衬出其不工作的不得力,甚至于为民服务理念、精神的缺失。
因此,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于“爷爷维权团”的维权行动,不但要给予支持、配合,而且要善于从他们的身上发现亮点,进而检讨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增强责任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杜绝维权难、维权无门的现象。至于责怪他们爱管闲事、找自己麻烦,甚至于刁难的想法和做法就更不应该有了。
把平时的工作做得用心一点、给力一点,让老同志们省心一点、省力一点,或许才是我们面对“爷爷维权团”应有的姿态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