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与世俗生活的通行证(1月9日)


19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系的学生苏紫紫,走上了人体模特的道路,由于其全裸照片而在网络上迅速窜红。甚至主动提出用全裸的状态接受异性记者的专访。

 

据媒体透露,苏紫紫3岁父母离异,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缺少关爱,从小学会吸烟,打K粉,闹气,还曾离家出走到北京。高考前,家庭遭遇暴力拆迁,奶奶中风住院。后奶奶因实习护士打错针下肢神经损坏,双方私了院方只负责治疗费。拆迁导致她发奋读书,每晚跪搓衣板,用疼痛来提神努力学习……

这个成长经历,颇有些励志小说的味道。但世人关注的并不是励志,而是物欲,不是怜香惜玉,而是娱乐致死。

 

“人大裸模”现象——大家关注的并不是人大,更不是模,而是裸,更重要的是女性裸体。就如那个著名的车模兽兽,世俗的目光看上去,所关注的往往不是她体态与神情中所流露出来的美,而是一些与性和色情有关的暗示。

那种暗示让媒体与俗尘中的人,传播,议论,百无聊赖而且乐此不疲,用俗尘外衣包裹着进行赏玩与亵渎。

想来这也是俗世的一种游戏规则,被人关注被人议论,才会在俗世之中产生了价值,甚至提高含金量,而这些是给兽兽与苏紫紫们带来物质生存所必须的因素——金钱。

 

善良的人往往搞不懂,人家单纯勤工俭学的行为,怎么就吸引来了这么多世俗的目光。

虽然对于人体模特的谴责之声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已经很微弱,但围观的人却丝毫不见少。跟慨叹其家境贫寒的命运以及励志的精神相比,更多的是出自对女孩身体本身的欣赏,虽然总会有无邪的对美感的欣赏,但更多的怕是难以摆在桌面上的。

 

当我们面对现实,就会对那些桌面之下的东西接纳甚至宽容,因为我们不需要试图用成败以及优劣、善与恶去作为评判的标准,更不能去指责俗人那淫邪的眼光与可耻的灵魂。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艺术家那样的洁净灵魂,不能要求别人像自己一样地高雅,不食人间烟火。毕竟艺术品一旦离开了艺术家的世界,就会被世俗世界所裹挟,并无情的受到伤害。

在世俗的世界中,艺术往往无权选择其受众,更没有办法让所有人在欣赏的时候都保持绝对纯净的内心。毕竟艺术是需要商业开发才能让其价值得到挖掘的。

但毕竟人体艺术也是艺术,一旦艺术被数不清的陌生人所欣赏,就会从不同的角度被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读与诠释。

 

据说,拍照的时候,苏紫紫会专业地告诉摄影师,她想要一张什么效果的照片。此时,她是一个人体模特,同时也是一个导演。换句话说,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对所失去的以及或许会得到的早已有了心理预期,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虽然不能说是利用社会舆论提升自己的身价,至少是对那些负面的东西具备了一定的承受力。

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看待艺术,更不能用平常人的标准去要求从事艺术的人。

即使是个让我们依然会从内心怜惜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都有权利做他(她)选择的一切;作为一个从事艺术事业,并时刻准备着为艺术献身的人,是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打量,更不能用世俗的得失与荣辱去要求的。

 

艺术不仅是美,有的时候丑陋的东西,也可以成为艺术;

艺术不仅是高雅的,草根市井里所诞生的素材也有可能会成为经典的艺术;

不单纯窗明几净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调,很多时候凌乱与肮脏也是一种生活情调。

所以,你追求与不追求艺术,都不能忽视世俗的力量;你尊重不尊重现实,都不能只靠艺术与精神活着。

 

曾经有一部电影,说的是某个时尚美女走进了一位油画家的生活。画家的居住条件很简陋,又脏又乱,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生活很贫寒,甚至让人感觉他没有自理能力。美女把画家的画室收拾得一尘不染,但是画家居然就此失去了灵感,并生活在痛苦之中;油画家以她为模特,为她画了一幅画,她出于对画家的同情与爱护,把那幅画作卖了很高的价钱,画家却由此断绝了与她的来往。

 

除非我们放弃世俗的一切关乎成败的标准。否则或许我们永远无法走进艺术家的世界。

艺术家的眼中总是会有世俗难以看懂的东西。比如诗歌、绘画、书法、雕塑等等,就是把一个场景相对凝固下来,然后用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世俗的东西是流动着的,当我们跟不上流动的速度,就只有把其中的一部分(有的时候是绝大部分)都丢掉。但世俗的人总是希望抓住尽可能多的东西,所以到头来什么都没抓住;倒是艺术家抓住了某些瞬间,所以倒也不枉此生。

但人不能只靠瞬间活着,毕竟精神上的东西不能取代物质成为现实生活的支撑。所以艺术家必须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抓住的瞬间,其欣赏或者把玩,即使带有淫邪之意,都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而任由其驻足观看,或者进行一些粗俗而下流的评论。

 

艺术家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很难做到自我保护的,特别是在与物质世界争论谁更是接近本源的问题,谁更有资格自信地昂起骄傲的头颅,就会更容易受伤。

同样是探究本质,纯粹感性的人之中,善良的得到了浪漫与美好,伪善的则去破坏美丽;而纯粹理性的人之中,善良的得到了哲理思想,伪善的则阴险毒辣。

 

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谁都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甚至去嘲笑对方的,否则会与对方形成尖锐的矛盾。当我们对世俗的品评过于敏感,并把那一切都归结于不懂艺术美感,暴殄天物。

尊重是在世俗生活与艺术世界,高雅与卑微之间的通行证。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神交已久的朋友,在世俗之中她的生意做得很成功,但却用了很长时间拜名师去学习拉二胡,或者是到庵堂里边去清修。生意之余就醉心于自己演奏二胡的时候所营造的凄美音乐世界之中,此外还经常去一些庵堂,寻找内心的寄托。

也许在这位朋友的世俗生意中,一切决策都显得很简单,但在她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甚至是拧巴纠结的,当世俗难以理解她纠结的内心的时候,或许只有她自己却认为,世俗的江湖太过险恶复杂,简单的信仰与艺术,相对而言更是清洁。

所以,艺术的世界与现实的生活,哪个更简单清洁,哪个更复杂纠结呢?

 

贾春宝

201119日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刊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