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应实行社会话管理


 
建议退休人员全部实行社会化管理
 
                                                
  
                                                     张政斌
 
 
 
目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进程缓慢。职工的养老金是先由社会保障机构按规定征缴各用人单位在职人员的未来养老金,而后再由社保机构将达到退休年龄人员的养老金按单位返还回已办理完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的原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工资一般是在原单位领取。这样,退休人员是社保机构管理一次,而后单位再管理一次,无疑造成了三次重复管理。
现行这种管理模式,各个单位除料管理在职职工的人事和工资之外,还必须管理计算退休人员的人事工资,这样一来,大单位必须设立退休人员管理处(局),中单位必须设立退休人员管理科,小单位也必须有专职管理退休人员岗位。
这种重复管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增加了国家和部门的行政管理成本,,而且增加了各个单位的工作负担,也由于这种退休人员的单位属性,更增加了退休待遇的不公平性。有的好单位的退休人员除了四五千元的工资之外,时不时地还发些肉蛋奶等福利,有的较好单位的退休人员除了四五千元的工资之外,每逢过年过节也能得到些米面油等福利,有的单位的退休人员则除了二三千元的工资之外,就没有其他福利了,再有的差单位的退休人员的工资就不足二千元,肉蛋奶等福利更成了奢望。这种差距,也许在叹气中已经渡过料中年,在他们老年退休生活中实在不应该再让他们再有“走错行”的遗憾,否则会影响前辈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建议将退休人员及其工资全部实行社会化管理——工资统一纳入社会保障机构,组织关系纳入居住地社区管理。如此有三大好处:
1、有利于各单位减少非生产性人员比例,把有限的人力资源充实到生产一线上去。
2、有利于“单位人向社会人观念的转变”。
3、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平衡,并得到基本相同的物质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