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应对温州危机不是好办法


韩和元
 
就温州危机而言,对于那些弱不禁风、高杠杆投资的企业乃至房地产投资客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接受一次危机的洗礼,让那些近年来不计后果的投资付出代价,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熊彼特所指出的那种“创造性破坏”。
然而事实却是,我们的政府却采取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就如同2008、09年时美国政府所做的那样,对这些错误的投资予以强力干预和拯救。这一措施,只会让这些企业和投资者成为靠政府无休止援助的“僵尸”,就如同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一样,存是存续着的,但却是毫无生气。
最要紧的是,于这一过程中,这些私人的损失最终却将被社会化。中国政府虽然没有像美国那样,由财政直接承接,而采用迂回的形式让金融体系来承担。但因此而产生的金融体系的风险,最后必然是由政府和大量的储户来负担的。而金融体系的恶化又势必反过来影响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另外一点亦不容忽视,那就是市场的道德风险,正如Mervyn King认为的,“通过让信贷变得更为容易获取的方式去阻止危机发生和扩散,这等同于不问是非地给机构提供某种最终担保。”如果那些企业和投资者一旦认识到,他们所发生的经营危机,政府都会为他们的过度冒险行为埋单。那么他们肯定倾向于承担更大的经营风险,因为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潜在利润。这也只会加剧企业和投资者的道德风险,政府的这些措施只会孕育出更为可怕的泡沫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