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性通胀 资产泡沫“存在即合理”


       “由于中国经济选择了超额货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A股市场能够让企业通过资产溢价来弥补其经营性利润的不足,并可以让没有货币化的资产转变为货币化的虚拟财富。这就是过去30年我们为什么能够长期保持超额货币发行,却没有引发恶性通胀的主要原因。”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欧资本论坛上,着名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金岩石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金岩石指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经济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发展模式,即货币产业化。我国在货币量上缺乏严格的约束机制,选择依靠发行大量纸币来驱动经济增长。“美国、欧洲国家他们由于在发行货币的机制上有强约束,所以他们选择了发行债券,所以从性质上讲,中国的超额货币和欧美的巨额债务是同一个东西。”

      金岩石认为,中国的货币驱动型经济对资本市场有更直接的助推作用。他强调,股市能够让资产溢价,弥补企业经营性利润的不足,同时又通过货币量的增长让没有货币化的资产转化为货币化的虚拟财富,所以避免了因货币超发造成的通货膨胀。

      尽管近期股市表现不佳,IPO带来的快速扩容也受人诟病,金岩石依旧坚定看好A股的投资机会,他认为在利润加资产的双轮驱动下,更多的资产溢价转化为企业财富,是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在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关于上市公司将溢价资产投向资本市场而不是实体经营的问题时,金岩石表示,80%以上的中国企业多年来就没有真实的经营性利润,许多账面利润都是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分配着资产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