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不在服务区?


  你撒过谎吗?我想谁都心知肚明。

  据说,一个普通人在谈话时,平均每10分钟要说3个谎话。即便是“史上最诚实”的卢梭,也在《忏悔录》中说过:“我从没有说谎的兴趣,我常常不得不羞愧地说些谎话,以便使自己从不同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还记得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吗?那可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虽说也是欺骗,但却因为它的善意,人们投向它无比的敬意。

  话说有位不得志的艺术家琼斯得病住进了医院,就在那个秋风萧瑟的季节里,每当看到窗外一棵常春藤树上的叶子一片片的落下,琼斯对生活的信心也一点点地失去了。于是,她靠数着树上剩余的叶子来计算自己活着的日子。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里,眼看树上最后的四片叶子也纷纷落下,老画家拿着他的画笔,冒雨在窗外的墙壁上画了一片叶子。琼斯看到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一直都不肯落下,仿佛重新给她注入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于是,琼斯的身体也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谁都希望与诚实的人打交道,然而“不撒谎”这个连3岁小孩都能做到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人却变得越来越不可靠。据北美和西欧的抽样调查显示,平均每个成年人每周至少撒谎达十五次之多。以至于美国心理学家洛特蒙德不得不坦诚:“说谎是人类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可以说,说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大‘成就’。”

  美国行为学专家保罗.埃克曼(Pail Ekman)博士有一项研究更奇特,他能够发掘深埋在人类脸部、身体和声音背后的线索,然后将犯罪调查中的真实与谎言昭示天下。制片人塞缪尔·鲍姆(Samuel Baum)基于这项研究成果,并结合畅销书《说谎》(《Telling Lies》)改编而成一部电视连续剧《Lie To Me》(国内翻译为《别对我撒谎》),据说一上映就十分火爆,差点引发了一场信任危机。

  冯小刚的贺岁片《手机》也曾一度引起恐慌。该片播出后,很多人认为不是“手机不在服务区”,而是诚信不在服务区。自从亚当夏娃因为毒蛇的谎言而偷吃了智慧果之后,人类很快就将谎言活学活用,开启了滔滔不绝的说谎历程。于是,剩女们对自己的年龄守口如瓶,贪官们对自己的灰色收入讳莫如深,奸商们对自己的不义之财闪烁其词……然而,无论谎言多么完美,它一定会有破绽,因为真相只有一个。

  博友武伯欣是中国着名的测谎专家,一次,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沈冰把他请到了《新闻会客厅》做节目。故意刁难他的沈冰在现场写了六个身高,从1.70米往上,一直写到1.76米,想当众试试能否骗过武伯欣。

  武伯欣似乎稳操胜券,只是在测试的开始前简单地问道:“你叫沈冰吗”、“你是北京人吗”、“你能够说清楚自己的身高吗”等。电视前的观众发现,当武伯欣按照沈冰提供的数据正反两次询问时,测试仪在“1.73米”的询问中发生异动,并伴随其呼吸、皮电、脑电的异常。尽管整个过程沈冰始终没说一句话,但武伯欣还是在第三遍询问时就知道答案了:1.73米。

  的确,在这个资源匮乏、充满竞争的时代,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尤其在商场上,你不能说谎话,但可以不说真话。虽然经常“劣币驱良币”,“人善被人欺”,但归根结底,还是做一个诚实的人成本最低。我崇尚从善如流,主张坦诚待人,希望诚信总在服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