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是把错了脉


  美国国会参议院近日审议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外交部在第一时间回应时表示坚决反对。

  人民币汇率问题吵嚷已入,美国国内声音的不一致一如既往。劳工界认为人民币低汇率挤压了美国贸易与美国国内的就业,美国总统奥巴马、众议院议长博纳以及财长盖特纳表示了反对。

  实证的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从而挤压了美国贸易与国内就业机会的观点得不到任何数据的支持。人民币汇改五年以来,对美元汇率实际升值达到了30%,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却在人民币不断升值中继续增加,时至今日,这一顺差几乎是五年前汇改之时的两倍,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有效方法,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凸显出统计方法的不合理性问题。去年年中世界贸易组织在一项评估中认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被高估了一半,原有的以原产地为原则的统计方法已经不符合世界经济更紧密融合背景之下国与国之间贸易的事实。世界产业链跨国分工,而增加值在产业链之间的不同环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以产地交易额为标的统计方法掩盖了利润与最终价值流动的事实。

  有一组数据明确印证统计方法中的这种不合理性。比如著名的芭比娃娃玩具,原材料来自境外,只在中国组装,美国零售价9.99美元,拥有该品牌的美国企业获得近8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加工费仅为0.35美元;中国组装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售价1000美元,美国在销售环节得到169 .6美元,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仅为30 .3美元;苹果公司的ipad,每台售价299美元,美国获得专利设计营销收入163美元,中国一共只取得4美元,其中3元是加工费,约占每台售价的1%。这些事实被中国学者形象地称为“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相信美国的“有识之士”也不会不了解。由此观之,中国应该发出更强一些声音呼吁修改这种不合理的统计方法。

  关于美国参院再度通过法案施加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以及后果,境内外的评论也早有指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长期维持高位,国内民众负面情绪高涨,使得美国政客们急于寻找经济问题的“替罪羊”,因此有关人民币汇率方面的噪声依旧属于美国国内的政治游戏,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向外延烧的又一个插曲。而目前这一博弈仍处在“非常态化”状态,一旦立法,则将演变为常态化,后果是将引发中美贸易战,从而使正处于衰退恐慌之中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这一结果相信包括被衰退与就业问题深度困扰的奥巴马政府在内的各方,所不愿看到的。

  看来,美国经济复苏需要寻找正确的路子。长久来看,美国经济苏复、国力重拾升势的力量源泉在哪里?最近乔布斯去世引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民众的沉痛悼念这一事实,已经进行了明确的提示——世界需要乔布斯,需要苹果,如果美国能够涌现更多的苹果、微软、通用之类的“伟大公司”,由此在经济不景气中创造出新的需求,其结果将不单能带动美国经济走出低谷,还将再一次领导世界科技在经济在复苏中共同进步。这是美国经济的苏复之路,也是全世界人民对其重振民族创新精神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