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公布权威数据称,中国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迅速扩展,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员、城镇非就业人员、农村居民和城乡贫困人群,在制度上实现了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截至目前,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总参保人数增加到12.8亿人,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比2008年增加了1.54亿人。近800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
这篇报道说“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总参保人数增加到12.8亿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底中国人口为13.41亿,如果医保人数达12.8亿人,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已参加医保了。
我搜索了有关医保的数据,发现9月4日新华网报道: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超过12.5亿的人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制度。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已达到8.35亿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96.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也分别达到2.34亿人和1.87亿人,三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大陆超过93%的人口。
根据新华网报道提供的数据,我经过简单计算得出如下结果:农村人口总数为8.67亿。但我对这个数据表示怀疑,因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50.32%。
如何解释上面的数据冲突?有一种可能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的参保人数,是按照农村户籍人口计算的;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乡村人口,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由于很多农村户籍人口到城市打工,所以农村户籍人口比农村常住人口多,这是可以理解的。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现在中国流动人口已超过2亿。
从以上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有将近2亿人虽然参加了新农合但同时又是城镇常住人口,其中很多是农民工。这样就会出现如下的问题:当这些居住在城镇的农民工生病时(尤其是得了急性病时),他们不可能回到农村看病,他们只能在打工所在地(也就是城镇地区)看病,这样,他们参加的新农合就没有得到实惠。因为按照规定,参加新农合的农民需要在定点的市县、乡镇的医院去就医报销。
9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江苏溧阳夫妇缴费13年领不到养老金》的报道:14年前,江苏省溧阳市周建芳夫妇花了2万元,在当地民政局投保了两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该保险承诺,等他们退休后,每月可分别领取养老金450元和750元。去年,周建芳已经到退休年龄,溧阳民政局等部门却告知他们,当初的保险承诺已无法兑现,他们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只能选择退保。
我以前的文章已说过:现在中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养老基金尚且入不敷出,将来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进入“人口负债期”,一方面老人逐年增多,高峰时达到4亿多老人,另一方面年轻劳动人口逐年减少,这种养老金制度总有一天会崩溃。现在尚且会出现“缴费13年领不到养老金”这种事,将来领不到养老金的人将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