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将在 2011 年,陷于自金融危机以来的二次谷底, GDP 增幅将会收缩到何等程度?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将在 7 - 8% 之间!到下半年,经济将初步脱离谷底, 2012 年有所加速, 2013 年则重新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
岁末年初,有关中国经济的跨年度总结与预测,几乎让所有人都感到困惑。 回顾 2010 年,问题的关键,不是全年经济增幅能否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水平,而是四季度增幅是否将收在 8.5% 左右的低水平。
展望 2011 年,问题的关键,也不是中国经济是否将陷于自金融危机以来的“二次谷底”—这几乎毫无悬念—而是,全年经济增幅到底将收缩到何等程度。
先看 2010 年。央行密集收紧市场流动性与企业削减库存的行动,为下调四季度经济预期提供了依据。经济增幅可能在三季度 9.6% 的基础上,加速回落到 8.5% 左右(而 2009 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强劲,可比增幅高达 10.7% ,处在全年的最高点)。
更加剧烈的收缩,预计将出现在 2011 年一季度!
其原因,一方面是 2010 年一季度增幅曾冲高至 11.9% 的高水平,另一方面, 2011 年贷款增幅预期将继续萎缩。假如最终录得的增幅回落到 7% 以下,此后三个季度以致 2011 年度经济预期,都将受到打击。
理由之一:贷款与 GDP 贷款与 GDP 的关系,是判断经济走势的重点。
过去 20 年,总体上讲,“国内贷款增幅”是同期“名义 GDP 增幅”的 1.29 倍。
(之所以“贷款增幅”会大于“名义 GDP 增幅”,与高储蓄率有关。确切地说,这是由宏观经济总量变化中“高储蓄决定高投资”的规律决定的。国内贷款结构显示,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贷款余额”是同期“短期贷款余额”的 1.6 倍左右。)
2003 年至 2008 年国内严格执行紧缩货币政策期间,“贷款增幅”与“名义 GDP 增幅”的关系曾大幅回落到 0.69 的低水平。在 2009 年,则急剧升至 4.67 的超高水平!
预计在 2010 年大幅回落到 1.25 之后, 2011 年将进一步回落到 1.0 。果真如此,按 2011 年“贷款增幅”为 12% 测算(到目前为止,关于 2011 年“新增贷款规模”的预期,普遍在 6 万亿元的水平,大致较上年增长 12% ),则“名义 GDP 增幅”也为 12% 。扣除各种物价上涨因素后, 2011 年 GDP 增幅将在 7 - 8% 之间。
理由之二:投资预期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是“投资预期”。
至 2010 年 8 月底,“四万亿”投资计划当中的中央资金划拨任务已全面完成。这或多或少将成为压迫 2011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理由。
在失去外来投资(主要指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动力的情况下,政府的“指导性投资计划”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不容忽视。如果不及时出台新的政府投资计划,企业很难做出扩大投资的决策。
目前的担心主要是, 2011 年上半年可能会出现一个前后投资计划的“真空期”,尤其是在持续压缩新增贷款规模的背景下。 通胀预期:“居民消费支出增幅”持续下降 此外,受通胀预期的影响, 2010 年前三个季度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可比增幅,较上年明显回落。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实际增幅仅为 6.3%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实际增长 7.3% ,较 2009 年分别出现 35% 和 27% 左右的收缩。 由于大多数经济学家都相信, 2011 年将会出现更大的消费物价涨幅。在宏观预期偏冷的背景下,受通胀预期支配的“居民消费支出增幅”存在持续下降的空间。 出口:对 GDP 影响有限
相比之下,外部经济环境对 2011 年国内经济预期的影响是有限的,毕竟“支出法 GDP ”下的“净出口”贡献率,已由 2007 年的 8.8% ,回落到 2008 年的 7.7% 和 2009 年的 3.6% ,预计 2010 年将继续回落。
以此为背景,即使出口增长与贸易顺差的格局都出现逆转,也不会对 2011 年经济走势构成较大的压力。
过去两年的经验表明,全球贸易形势恶化,并不能彻底改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竞争优势。
不过,即使 2011 年经济出现较为剧烈的收缩,就中长期走势而言,中国经济依然会保持总体向上的趋势。
相信 2011 年下半年,经济将初步脱离二次谷底,到 2012 年有所加速, 2013 年则重新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这既符合国内劳动人口增长周期至 2017 年之前不会结束的判断,也是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保持社会稳定所必须的。
2011,再陷谷底
评论
编辑推荐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