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国标准中国贫困人口近7亿


  石述思在《金融时报》撰文分析美国吃不起饭的人的比例是中国的三倍,核心问题是两国的贫困线标准不同,以美国的贫困线来衡量,中国的贫困人口可能会达到总人数的一半。

  美国吃不起饭的人的比例是中国的三倍。

  看到这个消息时,笔者精神为之一振,大有推荐给《新闻联播》的冲动。毕竟,在持续关注美国人民“占领华尔街”行动以后,似乎该有一个“闪亮”的总结了。

  根据美国最知名调查公司盖洛普发布的一份调查问卷,2011年受调中国人中,有6%的人曾经在过去12个月内发生过没钱购买自己或家庭所需食物的经历,较2008年时的16%明显下降。而在美国,2011年有19%的人在过去12个月间发生过没钱买食物的经历,这个比例比2008年的9%整整翻了一番还多。

  这意味着,目前美国吃不起饭的人所占的比例,是中国的三倍。

  看到这个数据,首先产生的一个感慨是:美国人的调查机构太“实话实说”了,尤其是在“占领华尔街”运动让贫富差距成为美国人暴露在世界面前的痛处之际。比较中国的官方数据它们每次都能“确保”中国人民收入的增幅漂亮地超越GDP和CPI,盖洛普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一种可贵的“说出真相”的精神,更体现出一种令人敬畏的忧患意识。这是中国许多权力部门和调查机构匮乏的。

  再看调查结果本身。鉴于美国人目前的困境和盖洛普公司在美国民意调查方面的权威性,笔者有理由相信,这个调查结果是可信的。

  这首先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之一解决近十四亿人口的温饱不应抹杀。当然有人吃鱼翅燕窝喝茅台(600519,股吧),有人则吃馒头就咸菜的现象的确存在,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批量饿死人的惨剧是彻底终结了。

  但是,且慢盲目乐观。

  毕竟,在19%吃不起饭的美国人中,多数可以领到政府发放的食物券,而发放的标准要高于该国贫困线。美国贫困线的划定标准是:一个四口之家去年的年收入等于或低于19307美元;一个两口之家则是低于12334美元。而在中国,城市中的贫困线大致是三口之家年收入低于3600元,两口之家低于2400元,在农村,这条线则更低。即使不进行人民币和美元间的转换,即按一美元等于一元人民币来算,以美国的这条贫困线来衡量,中国的贫困人口可能会达到总人数的一半。

  即使这样,美国号称吃不起饭的人的比例还是中国人的三倍。这似乎只能说明,比起美国人,中国人要安贫乐道得多。这样的国民应当得到中国政府更多的善待。在这方面,中国政府今年有所作为,例如连续七年上调了退休职工工资,1000万保障房正在建设等,不过历史欠账太多,这些只能算可喜的起步。

  此外,盖洛普的调查结果,应当被解读为美国发出的又一个疲软信号。盖洛普同日发布的另一个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现在缺乏食品和医疗保健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人数,高于其在大衰退高峰期的人数。

  这些信息表明:美国此次金融危机远远没有结束。投资乏力、内需不振、外贸低迷的状况会持续,加上债台高筑、失业率直逼可怕的10%,看来会让它继续一边逼着自己的大债主中国汇率升值,一边推销其逐日缩水的国债。

  这对中国的提醒是:中国外贸部门可能即将面临一个最严酷的冬天,该为此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