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带给我们的深思
冰 静
如火如荼的“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已经过去两月有余,这期间,作为一名在协会工作6年的老员工,我是真真切切见证了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目前的良好态势。通过此次事件的目睹和亲身经历与感受,让我有了无限的思考和认知。可以说,自此次事件爆发以来,我们全体员工每时每刻都无不在担忧、焦虑,甚至有时侯还吃不香、睡不下,总是希望有权威人士或官方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不要任由一些媒体毫无根据或片面的报道来误导大众,蒙骗网友。
说实在的,一开始看到网上那么多质疑的声音,看到那么多的网友、媒体舆论的一边倒,我都有些动摇了:中非希望工程果真是他们所说的那样吗?中非希望工程真有不可告人的问题吗?中非希望工程真有他们所说的“慈善腐败”吗……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每天都在观察、反思,难道我们真有错?但,据我所知,自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成立6年来,每次举办活动都无不秉承“服务华商,造福中华”的使命,都能让我们的会员们感到活动的安排是那么的贴心,服务是那么的周到!每次的合作对接、商务洽谈与交流也总能让我们的会员收获多多。而中非希望工程是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和青基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慈善活动,其款项是向协会会员单位、企业劝募而来,其用途是在非洲兴建希望小学。中非希望工程是合法、合理运营的慈善事业,并没有动用国家财政资金,也没有公开向国内民众募捐。应该说,中非希望工程搭建了一个中非之间友好交流的重要平台,于国于民都有好处。但就是这样一个跨国界的国际慈善活动却引起社会广泛争议,持各种意见的人都有,并在大众媒体、博客、微博等进行广泛的讨论。本次“中非希望工程”事件,我觉得带给我们的思考有以下几点:
首先,网络信息时代,更应坚持“做好事,走正道”。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网上一览无余,网络上的很多新闻都先于电视报道,而且网络新闻报道也比较及时、真切、详实,有时还真是图文并茂,因此才有那么多人喜欢浏览网络新闻。细观当下众多人士,真是“成也网络,败也网络”!网络事件的复杂纷呈,也给我们的做人行事敲响了警钟,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你只有正如卢俊卿主席及他的企业一贯坚持的“做好事,走正道”,你才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经受住“网络风暴”的考验,你才不会有“灭顶之灾”。华商协会这么多年就是一贯坚持“做好事,走正道”,因此,当它参与的“中非希望工程”这项常规的慈善活动受到无端质疑时;当有些媒体和网民非要把它与北京的打工子弟学校被关闭联系起来,以此从道德上谴责时;当被《南方都市报》不折不扣强词夺理的冠以“八大谎言”之罪时……协会真正经受住了考验,相信“雪”后的“青松”——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会更加坚挺、秀丽和迷人!
其次,我们应该更加规范管理和服务。从“中非希望工程”事件暴露的管理漏洞来看,其实也有值得我们深思的,诚如卢主席曾经说过,如果当时我们联系确认相关专家时,能将函件或短信等收存好,也不会在事件爆发时显得很被动。这也警醒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规范、可查,这样就可以避免受到有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小人动作”的伤害。同样,我们协会的服务,也会在经历了这次风波之后,更上一个台阶!
最后,媒体与公众应坚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从本次“中非希望工程”事件来看,有些媒体及公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我认为广大媒体和网友关注慈善,监督慈善,反对慈善腐败,是一件好事,是一种社会进步,这对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意义。但如果人们对慈善腐败的热情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他们趁机利用媒体和公众兴风作浪,编造谎言,欺骗大众,误导舆论……这样,他们就失去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后果多么严重和可怕!本次“中非希望工程”事件中,就有部分媒体和网友对中非希望工程及其发起单位、发起人、捐款人等肆意恶毒攻击,穷追猛打,给大众造成一种“慈善有罪”的错觉,让众多正直善良的爱心人士十分心寒,对中国未来慈善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这样,他们就是时代的罪人,是我们应该唾弃的。但,他们可以信口雌黄,也可以不顾什么道义、法律,那么,给当事人或当事方造成的伤害和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呢?因此,我认为,媒体及公众对于法律及道德底线的坚守,既有利于引导事件的正向发展,也有利于自我公信力的塑造,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同时,国家如有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我相信要“净化”网络这方圣土是不难的。诚然,互联网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功不可没,但形形色色的网络低俗和偏见,甚至有意歪曲、捏造等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净化网络环境,是互联网业界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也企盼一个更加文明、守纪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