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10月20日讯(记者 李凡) 针对《国家统计局: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董少鹏说:“关于现在的房价,部分城市出现明显的下滑是宏观调控的一个积极成果,跟我们金融政策的一些引导是有关系的。而过去一段时间房价的过快上涨跟2008年下半年我们为应对金融危机提出的一些刺激房地产销售的金融政策也是有关系的,那么现在随着这些政策的退出,同时相关的一些遏制过快投机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相向而行,房价出现回落是必然的;但另外,我觉得房价下滑的幅度不会像牛刀所说的有50%那么大,应该是一个温和的回调,其实房地产如果急速的下滑,对整个金融体系以及整个经济都不是一件好事。现在我们遏制部分城市过快上涨,指的是让房地产业能够稳定的发展,而不是出现恐慌性的抛盘。
网络上非常受关注的有关房价和CPI数据的两个个案,一是16岁、中国最年轻的博士张炘炀,他要求父母现在就全款在北京买房。二是复旦的一个毕业生说,他工作6年了,月薪只有4000元。昨天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收入是跑赢CPI的。
对此,董少鹏表示说:“我们看居民的消费和收入的增长不能光看这三个季度,这三个季度表现的是比较好,但在过去五年当中,居民的收入没能跑赢GDP,再加上CPI的影响,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也有提高,所以收入的增长相对整个发展速度来说,还是有欠缺的。” “对于张炘炀要求自己的父母在北京给他全款买房,我认为,除了经济上的因素之外,这也是教育不良的一个表现。作为一个走向社会的年轻人,最初依靠家庭资助,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自主自立也是我们应该倡导的。就北京的房价来讲,一般的毕业生,如果一个月挣到五至六千元的话,短期内买房都是不太可能的。我们经常参照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些做法,年轻人还是以租房为主。所以张炘炀的这个买房问题一个是经济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教育方面的问题。”他继续指出, “至于复旦学生毕业6年之后,月收入只有4千块钱,我想这未必都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薪酬收入是否合理确实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要研究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还有一些不平衡,甚至有些方面还有倒挂的现象。我们应该既兼顾公平,又能够促进效率,能够在不同的行业当中找到一个合理的薪酬体系,但现在欠缺的还比较多。””
中国房价不会下跌50%
评论
2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