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资本积累结束,中国静待萧条


  当下的中国,是处于什么样的社会生产阶段?

  官方的术语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上,从西方的视角来看,中国经济体系在原始资本积累即将结束的阶段,虽然其政治体系仍是无产阶级专政和及其代表政党共产党执政。

  从人类历史来看,当一个国家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必然进入转型期。转型犹如春蚕脱茧,犹如蝴蝶化蛹。当然,从难度上来看,更像是凤凰浴血。在过去数十年,没有一个大国成功转型为发达国家。理由非常简单——在当今的食物链上,没有更多的食物让更大的怪兽来饱餐。

  什么叫怪兽式国度?看看美国。以占全球3%的人口,占用了全球约二成甚至更多的资源。如果14亿人口的中国晋升为发达国家,意味着最少30%的资源被中国占用。

  在最近召开的WWWF.50周年庆祝活动上,一些专家给出中国目前消耗世界资源的百分比:铜38.2%、锌41.3%、钢45.5%、煤46.6%、水泥52.2%……高耗能源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目前,中国还仅仅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全年GDP总量在40万亿左右,仍为美国的四成左右。

  中国的能源消耗占GDP之比,无疑是世界前列水平。这种粗放式增长建立在房价暴利和资金廉价的基础之上。一旦地价泡沫破灭,社会整体收益率将迅速缩水。一旦多数行业进入微利生存时期,技术含量将取代资本和资源投入,成为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

  如果在十年后,你回过头来眼下的中国,你会发现,现在是投机者最好的时期。聪明的行业不赚钱,赚钱的行业不聪明,这就是当下的中国企业生存现状。在上世纪90的年代中,克鲁格曼有个著名的预言——亚洲经济增长的奇迹,靠的是更多的汗水,而不是更多的智慧;是更努力地工作,而不是更多的灵感。

  实际上,除了汗水和努力之外,中国当下的经济,还有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粗暴失序的一面,这既体现为权力租金的泛滥,也表现在假冒伪劣恶性增长。

  从文化上溯源呢?实用主义至上的民族本性,在猫论和过河论等领袖语录的演绎下,以更野蛮的方式向官僚体系输送,这不仅导致唯GDP崇拜至上,也让传统儒教中的中庸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被严重摧毁。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在相当程度上被漠视,经济上的GDP至上主义和生活中的金钱至上相辅相成,令这个曾有古老文明的民族无论是文化还是价值观体系,都变得千疮百孔。

  幸运的是,中国当下仍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原始资本积累刚刚完全,后面的道路,是迈向政治文明和经济增长更高境界的发达国家模式,还是政治混乱经济崩溃的拉美化?还是有一条特殊的路径可以让中国行走?这是个大问题。

  无论往个方向走,中国都必然面临所有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完全之后的萧条。这个萧条是繁荣的代价。繁荣时期越长久,萧条能量越充沛。这个大萧条的到来,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例外。

  萧条是清醒剂,可以让中国慢下来,重新思索前进的方向。萧条是降温室,可以让企业重寻创造力。萧条是警示器,可以让人民放弃贪婪。

  正如熊彼特所言,创造性毁灭是人类进步所必须支付的必然代价,毁灭是为了新的创造。而明斯基则将其引入金融领域——周期性地爆发危机,其实是让自由市场掌控资本所必须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