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卡扎菲


尘埃落定,利比亚“过渡委”一名高级官员承认,卡扎菲是被抓获他的“过渡委”武装蓄意击毙的。这名匿名的消息人士对路透社说:“武装人员痛殴了卡扎菲,而后开枪射杀了他。”

一个独裁者或者一个反美反西方斗士就这样消失了。在中国广大网友中,欣喜若狂比利比亚人民还高兴者有之,如丧考妣比某些阿拉伯兄弟还痛苦者亦有之,但更多的是围观,如同小悦悦之死的那一个下午,冷血者看一眼就匆匆走过,好事者唯恐天下不乱,更加十倍百倍地传播小道消息。尤其是卡扎菲的尸体被拖至一肉食店冷柜以供复仇者鞭尸和诅咒时,兴高采烈或者痛苦绝望再次穿越中国互联网的天空。

因此,在动辄板砖和捧杀的当下,如何给正确评价卡扎菲的功过是非显得尤为重要,对今天的东西方国家领导人也是一个借鉴。

□□□卡扎菲是一个乱世枭雄,与今天推翻他的“过渡委”一样,也曾广泛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敬仰

1942年9月,卡扎菲出生在利比亚一个普通部落家庭。童年时期,卡扎菲接受过良好的宗教教育,对《古兰经》烂熟于心。中学时期,卡扎菲深受纳赛尔革命思想影响,在塞卡哈成立了一个青年革命支部,对纳赛尔的《革命哲学》了如指掌。1961年,卡扎菲投笔从戎考入班加西军事学院。第二年,卡扎菲成立了一个完全模仿埃及纳赛尔革命的“自由军官组织”并着手筹划推翻伊德里斯王朝。

这一时期的卡扎菲,无疑是一个满怀激情、理想、抱负并付诸实践的革命青年,其在利比亚活动过的每一个地方、用过的每一张桌子、穿过的每一件衣服,都因为革命的成功而成为革命圣地、革命遗物。如果灰太狼生活在那个时代,社会流行的肯定不是“嫁人要嫁灰太狼”,而是英俊的革命青年卡扎菲。

1969年9月1日凌晨,像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样,卡扎菲也通过无线电波宣布“新的利比亚诞生了!”面对成千上万的支持者,卡扎菲信心百倍,说,“我是卡扎菲,自由军官组织的领导者。”“还有,请不要叫我总统。我只是上校。”簇拥者们围着他欢呼雀跃,其程度与2011年10月20日下午那个血色黄昏不相上下。

彼时彼刻,卡扎菲一方面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另一方面是居功不自傲,胜利面前没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清醒的革命者,他知道自己所面临的艰难处境,知道万里长征才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如何走,需要从长计划,不可能像今天中国的城市道路规划,今天开膛破肚,明天又破肚开膛。他知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多远,除了淡定和低调,他不可能忘乎所以,真的以为自己就是总统了。

夺取政权后,卡扎菲高举“一切权力归人民”的伟大旗帜,不但实行了著名的“三大政策”(包括关闭所有外国军事基地,驱逐所有外国军事人员;银行国有化,石油公司收归国有;经济自治触及资方利益,职工集体管理企业),而且,为“统一思想”还专门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甚至还亲自撰写了指导这场文化革命的《绿皮书》,发誓要让利比亚成为“没有政府,没有军队,没有警察,不要代替人民的代表制,只要人民的国家。”

这《绿皮书》可以看作是卡扎菲的《建国方略》,也是卡扎菲思想的集中体现。古今中外,有思想有纲领的领导者并不太多,能够实践自己思想和纲领的领导者更少。而且,作为领袖,卡扎菲还写过小说,据阅读过的人说,其文学造诣还不低。能文能武,如毛泽东者,卡扎菲算一个。如果写一些利比亚是你利比亚是我的歌词,其审美情趣,想必不会比北大校长周其仁的化学神曲差。

在其42年任期的前半段,卡扎菲给利比亚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利,不但将石油收入的50%分给各家各户,而且,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这是包括美国、法国、中国、巴西等发达、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即便到死,利比亚仍领跑非洲经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非洲之首。 

这么一个在精神、物质文明领域取得双丰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古今中外,有谁能与之匹敌?没有了,就只有卡扎菲。无论今天利比亚的“过渡委”如何处理卡扎菲的尸首,作为曾经的伟人,其功绩甚谁也抹杀不了。

□□□卡扎菲是一个混世魔王,与今天中国流行的灰太狼一样,卡扎菲也曾因为反美斥中成为众多第三世界人民的偶像,其粉丝之多,不亚于普京和奥巴马

还在1969年,卡扎菲甫一上台就叫板美国,并导致美国1972年召回驻利大使,1979年把利比亚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

比较有名的叫板有二。一是为防范美国战机,在利比亚沿海设定“禁飞区”,1981年遭到美国战机闯入并被击落两架战机之后,卡扎菲策划并指挥了多起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二是1986年,美国发动了“黄金峡谷”行动,企图通过空袭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举干掉卡扎菲。本次袭击中,卡扎菲侥幸躲过了美国的导弹,但包括卡扎菲养女在内的15人被炸死。卡扎菲恼羞成怒,于1988年用导弹击落一架正在洛克比上空飞行的泛美航空公司航班,致使270人丧生,包括189个美国人(其中有美国中央情报局高官)。美国因此加大了对利比亚的制裁力度,在联合国策动了多个针对利比亚的国际制裁决议。但卡扎菲均呲之以鼻。

除了反美,卡扎菲也并不看好中国。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卡扎菲表示,美国是以硬实力干涉别国的,中国则不然,它是以温和的方式在非洲进行人力资源的殖民。如此,美国和中国并没有什么区别。非洲人不但遭受中国的人口殖民,而且任由中国攫取资源、掏空矿山。如果中国不重新评价自己的政策并加以改善,则会导致危险的后果。如阿尔及利亚,就发生了针对中国劳工和中国人居住地的骚乱,同样的事情也会在其他地区重复上演,这其中也包括利比亚。 

卡扎菲与美国关系发生转折,是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确切说,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摧毁了伊拉克并将萨达姆送上断头台之后。无论出于什么考虑,卡扎菲主动提出与美国合作打击“基地”恐怖组织。美国求之不得,两国关系随即升温。2002年利比亚为洛克空难提供巨额赔偿。2003年卡扎菲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6年双方重新互派大使。2008年美国国务卿赖斯访问利比亚。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卡扎菲与美国的关系仍在升温。同样在20日,即卡扎菲受难日,其子穆塔萨姆于2009年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成功会晤。

在美国的带动下,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多个西方国家领导人到的黎波里拜会卡扎菲。投桃送李,卡扎菲为萨科齐竞选法国总统有过一笔数额不少的政治献金。

分析以上历史,不难看出卡扎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与生俱来的不畏强权特质,可以与中国的毛泽东媲美。事实上,也只有这两个人敢与美国叫板,并真刀真枪地实干。其他如查韦斯、卡斯特罗、金正日、阿贾德,都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卡扎菲即使不是英雄,那也是一个男人,一个大写的真正的男人。如果现在的领导人,都能像卡扎菲一样男人一回,这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由美国发动的刀光剑影。世界各国的财富就不会以外汇储备的形式被美国攫取。 

当然,卡扎菲也不是一介武夫。其聪明之处在于,当世易时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不利于己的时侯,他不失时机地调整战略,积极主动地与美国修复关系并达到了预期。在对美关系的把握上,卡扎菲无疑是一个高者。这种高明灵活的外交政策,还体现在对中对欧关系上。对欧他可以行贿萨科齐,对中国,一方面在电视上诋毁中国,另一方面又不排斥中国的企业在利比亚开采石油。一句话,这是一个世故透亮敢爱敢恨的混世魔王。

也正因为此,2011年初利比亚发生大规模抗议示威、要求政府下台时,美国虽然表面上断绝了和卡扎菲政权的官方联系,但卡扎菲和美国之间的秘密接触从未停止。虽然双方最后还是不欢而散,但美国官方迟至7月才宣布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至今尚不清楚的是,长达数月的秘密谈判中,卡扎菲为什么没有与美国谈拢?如果谈拢了,也许被打死的就不是卡扎菲,而是利比亚“过渡委”。

□□□卡扎菲是一个屠夫民贼,其与人民为敌并被人民抛弃,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虽然,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卡扎菲自豪地说,“我领导革命40年,不是我在执政,是人民在执政,我认为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建立了人民政权,成立和众制,修建宏大的人工河。在此期间,利比亚发生了很多转变,我现在只是谈到重中之重。爆发革命的时候,人们住在帐篷和草屋中,现在住在楼房和别墅中。当时没有公路,没有机场,没有农业和工业,没有大学和教育机构。现在,这些都有了。”

但实际情形是,随着美国主导的国际制裁的加剧,利比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危机也在一天天加速。面对危机,卡扎菲依然迷信“铁腕统治”。在卡扎菲统治的42年里,不但没有实行过选举,而且,1973年至今,没有制定过一部宪法,国家的一切权力完全聚集到了卡扎菲一个人手上。也正因为无法无天,才有卡扎菲下令将阿布萨利姆监狱中的1200名囚犯在3个小时内全部杀掉的疯狂行为。此外,为了让民众一如既往地“保持无知和文盲的状态”,卡扎菲实行愚民教育,不允许利比亚普通民众学习英语和法语。

虽然,近年来卡扎菲启动改革,试图通过对国有银行和国营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以积极吸引外国投资,但收效甚微,高达30%的失业突出了底层民众的实际收入超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卡扎菲的8个子女通过掌控通信、石油、社会基础设施等国家经济命脉,巧取豪夺,每年进账达到数百亿美元。其在美国的存款超过2000亿美元。

强大的既得利益阻碍了卡扎菲的理性思考。四十年来,他习惯了大权在握,令出必行。他和他的家族富可敌国,在豪宅中锦衣玉食,已经很难体会民间疾苦。一旦人民举行示威抗议,卡扎菲的应对之策是指派最精锐的部队“哈米斯旅”进行武力镇压,甚至派出空军战机轰炸示威的民众。

当下,从中东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门,到美国、英国、希腊及其他西欧诸国,这种抗议和示威风起云涌如火如茶。虽然原因多样,但共同点都是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和尊重。卡扎菲是本次世界性抗议和示威浪潮中被革命的第一个国家领导人,但绝不是最后一个。血腥提醒全世界的当政者:人民最强,人民最大,没有人民,你什么都不是!(蒋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