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拐点出现后热钱不会投向股市


  热点一:最近关于解决欧债危机出现了一个新词“诚意”,主要是质疑欧元区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典型的是一份披露世界各国黄金储备的调查显示,美国拥有黄金储备8133吨,而整个欧洲地区拥有黄金储备10798吨,占整个欧洲外汇储备的58%,比美国还要多2000吨。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和十七个欧元区成员国组成的欧元系统的黄金及应收黄金储备也处于增长态势,为什么危机困顿中的欧元区国家一方面吆喝着要大卖国有资产来救市,一方面又不断的增持黄金储备呢?是不是欧元区国家本身有足够的实力进行自救?

  谭雅玲:如果从黄金储备的角度去看,欧洲的实力还存在的。黄金储备的优势和财富的囤积,实际上也是欧洲国家作为发达国家长远财富积累非常重要的层面。但是这里面不能简单的认为欧洲的财富和美国的财富是一样的,美欧之间是货币的对手,美国人为什么拼命把黄金的价格推的很高,而全世界对未来黄金价格的期待也很高,这里面就涉及到货币之间的博弈。欧洲协商解决不了,资金又解决不了,欧洲问题如果出现进一步的恶化,那欧洲人能不能自救?黄金储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说明,完全可以自救。现在金价涨的这么高,美元的对策是什么,实际上是想欧洲人把更多的黄金卖出来,这样欧洲最终来对抗美元的实力和财富的底线就会失去,对欧元的冲击可能会进一步的弱化甚至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觉得黄金的储备和黄金的价格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或短期的市场行为,他背后有很长远很深刻的国家利益的博弈和国家战略的对应。

  热点二: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高层人士变动终于尘埃落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领导更迭,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大换岗,您觉得这些老金融面临怎样的新课题?

  谭雅玲:监管层的领导人已经换了一个新貌,这些领导人给予大家的市场形象和信任程度也是比较好的,最关键问题就在于他的行为能力和他的业务素质能不能做到最有效的发挥,尤其是解决当前市场比较突出的负面压力特别是股市。这种期待值并不是对一个人的期待,而是对整个政策和整个政府机构的职能的期待。我们现有的机制包括我们的体制,甚至我们的结构尤其市场基础条件不足的话,个人魅力再强,它的发挥可能还会受到一些阻碍。期待是美好的,但是整个的战略和它的布局要融合到一块,更重要的要靠市场本身的效率和它的体制,包括它的行为的有效性来促进中国市场更大的变化。

  热点三:今年以来国家连连出招调控楼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9月份出现了70个城市环比平均涨幅接近0的数据拐点,一些一线城市因为楼市低迷甚至出现了集中抛房的现象,《人民日报》日前发表分析文章:《热钱有流入股市的迹象,应防A股上窜下跳》。那么您认为一旦房价拐点真正出现,热钱会不会大规模从楼市撤离,而这些热钱撤离之后会不会投向股市呢?

  谭雅玲:我不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房地产价格下跌包括股票市场不景气,实际上都跟热钱的撤离有很大关联。热钱的实施步骤已经在中国开始处于收尾阶段或者说最后博弈阶段,因为他做空是跟做多而来,热钱本身应该是技术很高端、策略很高级、规划很长远,所以我们对待热钱这个词汇的时候不能过于头脑简单,这样对我们识别自己的风险包括把控我们自己的价格应该是非常没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