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财产
文渺
在我的印象中,妈妈跟我们故乡的劳动妇女一样,打扮也没有什么差异,但我很奇怪,从小我就见妈妈很喜欢花。过去家里有一个园子,栽有一丛玖瑰,一丛木槿,一棵葡萄。他们都长得很好,特别是玫瑰花期的日子里,妈妈无事就会拿了小板凳坐在园子里去纳鞋底。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时,为了让汽车进县城,政府下令让老百姓退房扩街。房子不够住了,于是,园子就逐步被房子占了,玫瑰、木槿、 葡萄早在一九五九年就不复存茌了。如今,园子被旁子挤了只剩一个天井了。
一九六零年,居民的食堂散了后,有一天,我和妈妈去买柴草,妈妈见一个卖柴的小姑娘柴担上插着六枝山茶花,竟然问人家山茶花买不买。卖柴的小姑娘说只要买她的柴,就送给妈妈,妈妈说:“从山上扯来,这么辛苦,多少都得给点。以后可以多扯些,肯定有人买。”妈妈竟然真的买了那小姑娘的柴,同时多给了一角钱,算是买山茶花的钱。我想巧家县城第一个出钱买花的人应该是妈妈。山茶花买回来,先是插在水杯里。后来妈妈就买花瓶。那时,也怕只有妈妈会买那些东西。但无意中,妈妈竟买到了两个青花瓷的花瓶。当然,妈妈也会买一些也不能吃,不能用的玉佩、手、银饰一类的东西。但她买是买,却从来没见她戴过。那两个青花瓷的花瓶呢,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买菜,就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也没有人关心过。我因帮朋友岳父的忙,买那朋友岳父家的那幅戴熙画。过了几年,艺术品和古董都值钱了。青花瓷也值了。我回家探亲,本想告诉妈妈,她过去买的东西可能都值钱了。特别是那两个青花瓷花瓶。但却见插着山茶花的青花瓷花瓶换成了两个玻璃花瓶。我就问妈妈。妈妈说:“熟人喜欢,就换给熟人了。这两个玻璃花瓶可是人家用二十元钱买的。我那两个花瓶,当年才五元钱买的。”我笑笑说:“妈妈还有什么宝贝?”妈妈说:“过去买了四付玉手镯,几块玉,还有我的一付金耳坠,本来是准备给孙儿孙女长大了给他们的,都被你大哥拿去送人了。只有金耳坠还在你大哥那里。”我说:“我去问他要来还你。”妈妈想了一下,说:“算了,就算我给你大嫂的吧。不过,我还有十块银元,以后,每人打一件东西给你们吧。”我说:“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你和父亲的。千万再别给人了。也千万别在分了。特别是房产。”结果,当年一个老表知道母亲还有十块银元,就被他用五十元钱套走了。房产也在母亲在世时,二哥主张分。妈妈同意并作了划分。除病重的二哥签了字外,其他的兄妹都没有签。我这个飘泊在外的人很清楚妈妈,妈妈会认为财产都是儿女的了。妈妈的吃、穿、住都没有问题,但总有不方便的时候,特别是现金方面。我只好告诉七弟,如果妈妈缺钱用,就通知我,我会立即寄给她。这样的事,有一年的春节时,还真发生过。她要发压岁钱给侄儿侄女们,但她手里又没现金。就去给七弟说。七弟就给了妈妈二佰元。我正好那天探亲回到家。七弟就给我说了。我马上就去找到妈妈,给她二千元。怛妈妈怎么也只要五佰元。妈妈拿着七佰元钱给大哥说:“老三拿了伍佰,老七拿了二佰元给我过年。”大哥说:“我们没有向老三有钱,我们按老七的给。”我知道后,对妈妈说:“早就给你说过,没钱给七弟讲,七弟会打电话给我,我马上就会寄给你。我现在就在,你怎么去问他们要?”妈妈说:“财产每人都有一份,凭什么你一个人出?”我说:“他们都成了家。反正,你以后要用钱,我不在家,告诉老七一声就行了。”但我心里想:妈妈呀,你划分的房产,除了死去的二哥签了字,谁也没有签字呀。如果你不划分,他们说话做事对你都会非常小心,非常孝顺。过年了,区区这点现金,还会让你开口?!早就一个比一个拿得快了。你把房产划分了,虽兄弟妹都认为还是你的。但以后谁说话做事,就是无意中冲撞了你,特别是儿媳们,或者侄儿侄女们。你也会很伤心的。
我想:如果妈妈活着时,不把她的东西给兄长,特别是不把房产划分了。她就不会为那些无意、有意的小事,心里感到纠结。更可能的是那些无意、有意使母亲纠结的小事,就根本不会发生。所有的家里人都会更孝顺她。她也会高兴的活得更幸福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