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与区域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目录 |
www.hnass.com.cn
|

编 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探讨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充分保护和发挥区域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转型,推动区域发展模式创新,实现区域科学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光明日报理论部、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科学发展与区域转型”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包括:1我国区域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2科学发展观对区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3区域发展转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区域竞争与区域经济转型;5区域布局完善与区域政策调整;6区域发展转型与区域合作机制构建;7促进区域转型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8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理论与实践。
自本次研讨会公开征文以来,得到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热烈响应,许多专家学者积极撰文不吝赐稿,在此谨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来稿较多,根据研讨会的主题,现将遴选出的部分论文集中编印,以供会议交流,基于尊重原创的原则,编印时仅对个别论文作了基础性调整。因时间关系,部分专家学者的论文尚未来得及收入本论文集中。
另需说明的是,在编印过程中,由于时间紧急,遗漏差错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学者谅解。
研讨会秘书处
2010年9月21日
共66篇
理论探讨(25篇)
王发曾等:省域城市群整合理论的深化
刘东勋:到底什么是产业集群
陈柳钦:关于区域、区域竞争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综述
义旭东:论要素流动与新型区域关系
张道航:论经济功能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
周兴茂:从梯度推进到点区辐射——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变迁
冯治:区域转型与科学发展要创建新机制
杨相琴: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分工
冯超:产业转移与区域分工合作新机制的建立
柳衍杰:浅谈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转型
范立新:区域转型与非公经济发展
孙树芳: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区域发展
王小平:服务业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陈自芳:将现代服务业建设为区域转型升级的推进型产业
林宏:深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与利用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唐晓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税收政策研究
崔伟华:区域绩效考核要充分体现功能定位和特色育扬
王忠文:试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中心城市与宜居城市建设
杜传忠:“十二五”加快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思路及对策
王芳:对欠发达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再思考
韩占兵:区域金融生态建设:问题诊断与优化路径
杜明军:基于区域资源科学开发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取向研究
徐泽良:聚焦区域转型中的角落发展
魏建、赵帅:空心化、商品化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矿井村的案例
如何推进互惠多赢的区域经济合作——专家学者“嵩山论道”
中部崛起研究(9篇)
王建国: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中部崛起
赵西三:金融危机加快中部地区产业升级了吗?
柏程豫: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分析
王玲杰:扩大低碳消费需求,加速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杨兰桥: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李建华:中部崛起与区域旅游协作
黄红云、张玉:广州、杭州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对中部区域的借鉴
魏建生、吴经选:江西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
刘晓萍:中部地区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中原经济区研究(20篇)
喻新安: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若干问题
张占仓: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
谷建全:新型工业化: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刘殿敏:构建中原经济区是促进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
吴海峰:关于中原经济区发展布局的思考
完世伟:以科学发展观统筹中原经济区建设
刘建洲: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理论与思考
苗洁:优化区域布局 助推中原崛起
宋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区域竞合策略分析
成 宇: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林凤霞: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原经济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郭小燕:构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保障体系
王新涛:区域竞合发展新趋势下中原经济区合作机制构建
喻新安:转型发展:河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罗党:河南省创新能力发展研究
樊万选等:增强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在动力加快推动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梁丹、李剑力:河南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升级紧密对接的路径探讨
喻新安、陈明星: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思考
赵文亮 郭志富:河南省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张怡辉:略论中原城市群合作共赢的法律保障
林园春:区域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以汤阴县为例
柏程豫:中原经济区与相关经济区(圈)互动合作发展研究
经济区比较研究(12篇)
左雯:国内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比较和经验借鉴
李文慧: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探索与构想
朱鹏颐: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转型的路径和策略
梁小建:试论滨海新区发展的文化支撑战略
张尔升: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影响因素测度
魏立平:关于甘肃建设生态文明省的思考
牛建生、朱富有:构建中线源生态经济试验区的思考
林宏、岳凌云:浙江区域名牌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张良:从“十一五”绩效看河北经济发展转型
徐祖荣:非政府组织:杭州都市圈全方位融合的重要平台
杨明刚:文化品牌软实力:区域转型动力源——以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为例
姚永康:江苏省镇江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五条路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