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间借贷数据
近日媒体密集报道浙江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全局和战略性的重要意义。一要认真落实并完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二要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支持专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三要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延长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期限,研究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四要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要遵循市场原则,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大力整顿金融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风险扩散蔓延,防范区域性风险。
2011年10月7日,浙江召开四级政府会议要求帮扶中小企业脱困。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要求“当前尤其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要主动上门了解情况,为企业排忧解难。要提高服务效率,围绕当前群众和企业最紧迫、最急需的问题,做到急事急办、要事快办、特事特办。”“各级政府应大力倡导创业创新、克难攻坚之风,要在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上克难攻坚,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着力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综合相关媒体报道,温州九成家庭参与民间借贷,自今年4月以来,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有媒体报道称,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甚至跳楼的温州企业主仅9月以来就高达25人。他们要么借了高利贷,但营业利润抵不上所需偿还的高额利息;或者自己担保的巨额资金连本带息难以收回。
东信集团董事长王崇焕“目前企业实际的贷款利息已经达到了15%-20%,而一个正常企业的回报率在10%左右,这就等于所有的利润都不够给银行的,温州企业主为什么不想做实业了?就是因为做实业总是亏损。”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指出,目前大部分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主要是由于银行和民间借贷对企业的逼迫。他介绍,“我们有一个会员企业也倒了,他的事例非常典型。这个企业主欠银行5000万元,银行承诺先还钱然后再贷给他。因为没有那么多现金,他就先借了短期民间高利贷来还给银行,结果还款后银行变脸不再贷款给他,民间高利贷还不上,他只有跑路了。”
企业从银行贷不到款,便转向温州发达的民间借贷市场,而跑路或跳楼的企业主或多或少都与民间借贷市场有些瓜葛。温州模式一直被作为民间金融的试验田和榜样,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同时也自身具备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性。随着今年以来国家控制通胀、流动性不断收紧的影响下,温州民间借贷空前活跃,借贷利息一路疯涨。周德文称,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3-6分,有的则高达1角,甚至1角5分。年化利率高达180%。
温州“全民借贷”绝非夸张。有数据显示,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随着多米诺骨牌的依次倒下,这场借贷危机已不限于浙江,还波及了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据媒体之前报道,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而来自温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占民间资本总量1/6左右,且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民营企业和普通家庭的闲置资金。这些钱当中,用于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用于房地产的占20%,停留在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资金规模高达40%(440亿元)。
据悉,目前温州中小企业倒闭现象比预想的要严重,今年以来,温州眼镜、打火机、锁具等40多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约30%,亏损面超过1/4。大批中小型企业倒闭,许多企业老板“跑路”,其中包括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波特曼咖啡、乐清三旗集团等名企。
虽然美银美林发表的报告称,温州的“灰色借贷”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或者只是“茶杯中的风暴”,对于温州和中国沿海的制造中心地区来说,真正的挑战是愈来愈高的人工成本和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急切需要。美银美林认为无需担心中国会出现自己的“次贷危机”,因为投资者已经对于温州出现的破产和“灰色借贷”失败等状况产生警惕。
温州民间资本借贷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却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民间资本借贷之所以如此火爆,一方面民间资金想找出路,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难做、实体经济难为,使很多企业家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注意力放到“转行”上来,炒房、炒稀土、炒古董、炒金融衍生品,再到眼下的民间高利贷,什么赚钱炒什么,以至于现在炒出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最新的资料显示,进入9月份,流入银行体系的存款呈现出加速的趋势,截至9月15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各项存款比较8月末,下降了4200亿元,贷款增速只有800多亿元。而业内预计,全国银行业各项存款下降,可能高达6000亿元以上,与银行存款大幅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间借贷是欲发疯狂。
媒体呼吁: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温州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但是却给整个金融运作与监管体系敲起了警钟,如果不进行改革,直接影响到的是全国各地的资金链与企业生存,乃至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一味靠“堵”不是解决办法,给民间资本一个合法的出路,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当是根本之策。不少业界和学者纷纷呼吁,民间借贷阳光化是解决目前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改革迫在眉睫。首先是要认可民间借贷的合法社会地位,要纳入到银行小贷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等,同等的金融体制内。此外对民间借贷中,借贷双方资金使用途径等要有明确的法律手段和武器来规范,监管机制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疏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实现资本要素的自由配置,也就是打破现有银行的垄断体制。事实上,“新36条”已有类似规定,如“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民间借贷阳光化其实也是“新36条”的具体落实过程。
中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温州,在创新意识、风险意识超前,勤劳致富的温州中小企业家今年遇到困境,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供给紧张和融资成本快速上涨,一些企业因为债务和融资问题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温州企业亏损面超过1/4 媒体称倒闭潮比预想严重。笔者认为,温州中小企业的困境暴露三个问题:其一,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其二产业结构调整出了问题,投机炒作房地产、高利贷风险凸显;其三,民间金融亟待规范。
温州民间借贷牵涉九成家庭。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难未得到根本解决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