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总结苏联解体这一重大事件时,基本上形成的一个固定的认知,那就是,一,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并没有教科书,马克思也没有说过,所以需要探索;二,探索只能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来,甚至有必要补一补资本主义的课。
那么,资本主义应该是如何模样有教科书吗?一些中国人说有,那就是美国的模式。美国不仅仅被很多中国人视为国家发展模式,而且美国自己也对此自恋有加,自主扮演着民主自由和市场经济的裁判角色。
不过最近发生的事情似乎让中国人有点难堪。美国就像中国的一些个影视明星一样,总是弄出让fans们失望的事情了。当中国的某些活跃经济学人开始警告政府市场化改革回头的时候,不幸的是他们号召学习的榜样却竟是如此不给力。
这次反华尔街示威活动已在美国纽约持续半个多月 并逐渐蔓延到波士顿、芝加哥和旧金山等城市。抗议群众发誓要把这种活动扩大到全美,日前已经取得工会和学生会的支持,已经发展到“占领华盛顿”。
抗议者并不是无事生非,他们中的多数都是经济危机和美国社会制度的受害者。“占领华尔街”运动目前为止本身并未给美国社会造成什么损害(不少抗议示威人士表示他们也不想改变美国社会的游戏规则),但是清楚地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在这块被中国的不少经济学人羡慕有加的土地上,自由确是自由了,市场化的确引领全球,但是却并不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
美国的社会阶层已经并且正在加深分化。一名“占领华尔街”示威者说:“在美国,百分之一的富人拥有着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为国家纳税,却没有人真正代表我们。华盛顿的政客都在为这百分之一的人服务。”
示威行动发起者、加拿大反主流文化杂志Adbusters主编凯利拉森说,“我们之所以发起本次抗议行动,是因为感觉美国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很多人失去了工作,无家可归,整个国家都在受伤害,而造成这些后果的那些人却置身事外,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参与抗议活动组织工作的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大四学生布蕾·莱姆比茨说:“我们组织这些抗议活动就是要告诉民众,美国目前的体制已经行不通了,必须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的抗议就是要发出草根的声音,让社会来关注这些平日被边缘化的群体,并吸引更多人和媒体的参与。从过去三周的态势来看,成果相当不错”。
诺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10月4日来到纽约示威者聚集的Zuccotti公园表示支持,他表示,“我们的金融市场承担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分配资本和管理风险,但他们已经分配不当并产生风险,而我们却要承受其劣迹的成本。金融系统正在让美国社会承受损失而使得私人获利。这不是资本主义、不是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如果这种形势继续下去,我们不能够实现增长,不能让我们成功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
从Stiglitz的言论可以看出,他也认为美国出了问题,但是这却不是资本主义的问题,不是市场经济出了问题,或者说,在STIGLITZ看来出问题的只是实证的资本主义和实证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规范的资本主义和规范的市场经济。
Stiglitz的看法也仅仅是其个人的看法,并不代表那些自称99%的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直接喊出打倒资本主义的人的观点。与其说stiglitz声援了游行示威者,不如说给中国的美国fans们另一种解脱,那就是完全市场化还是好的,美国的问题恰恰说明不搞真正资本主义和真正市场经济的结果。
但在五花八门的诉求表达中,有一种明确的趋势是在欧美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时认为“凯恩斯主义已经死亡”的一些中国市场化人士所完全想不到的,那就是希望政府加大力度干预经济,甚至有人建议奥巴马成立一个超越国会的“总统委员会”,以遏制议员们和捐款的华尔街巨头们间的利益关联。这正是奥巴马总统所希望听到的声音。
不过,奥巴马总统自己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表态也许透露出了有用的信息。奥巴马说,华尔街的行为虽然道德上越轨,但是并未违法,所以这正是要做出改变的。言外之意就是,美国当前的局面是在一套合法的制度安排下的必然结果,是制度性的。
现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美国的问题究竟是凯恩斯主义的结果还是自由市场主义的结果?看来还真是见仁见智。一个事件可以被不同的诉求所利用,有人说这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结果用以反对完全市场化,而有人说这是凯恩斯主义的恶果要藉此埋葬凯恩斯主义。这有点儿像美国驴象两党都拿此时攻击对方一样。
再回到开头。当年苏联解体时,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说明了共产主义思想的衰败,一种则认为这是苏联当局腐败造成的,而这种政治腐败并非社会主义执政思想所容许的,所以苏联解体恰恰是偏离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结果。
看来中国人在如何发展的道路上,还得自学成才,真的要摸着石头过河了。困惑的可能是,不知道该成什么样的才,不知道河的对岸在什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