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债务危机:怎么过大关


  赤字与公债的规模应该适度,必须在政府理财思路中占据重要位置。纯粹的“以支定收”思路极易导致政府陷入债务危机。财政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是要回到经济层面。只有健康有活力的经济,才是财政稳定的坚实保障。

  由于主权债务危机问题的持续发酵,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似有增强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大幅下调了全球增长预期。

  主权债务危机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收不抵支的产物。过分讨好所谓民意的结果是政府负担越来越重,最终必然是债台高筑。

  在周期性财政平衡观念的影响下,借新还旧通常能够持续。但是一旦遭遇经济、金融危机,市场变化可能迅速导致借新还旧的游戏无法持续。常见的药方是增收减支,压缩赤字规模。但是,增收减支的举措要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需要公共决策者的智慧,需要把握适当的改革窗口期。

  也许,对于欧元区那些深陷危机的国家来说,最优的选择是接受外援,首先是成员国的外援,接着才是欧元区之外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援助。如果连欧元区成员国都不肯施以援手,那么让外界力量介入的理由就很不充分。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已经出现。所以当务之急是协调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关系,让欧元区成员国内部的救助机制尽快完善起来。

  接受外部援助,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哪个国家能够无偿地援助这些本来就较为富裕的国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无偿援助的理由都不充分。接受成员国之外的援助,欧元区成员国必须做好经济版图发生变化的准备。当然,其他国家是否愿意施以援手,还要看这些国家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判断,还要看这些国家自身的财力储备。如果它们认为,即使是援助也难以挽回债务危机的负面冲击,那么援助的动力就会严重不足;如果它们认为,援助可以避免一些国家债务危机所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且自身财力储备充分,那么援助就有可能进行。

  对于欧元区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来说,要从根本上走出危机,必须对自己政府的理财思路进行调整,必须重塑国家经济蓝图,从而增强经济的竞争力。赤字与公债的规模应该适度,必须在政府理财思路中占据重要位置。纯粹的“以支定收”思路极易导致政府陷入债务危机。财政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是要回到经济层面。只有健康有活力的经济,才是财政稳定的坚实保障。

  不仅欧洲如此,美国也是这样。美国已在图谋赤字的减少,以应对危机。具体路径选择则有分歧。有的强调削减支出;有的则认为应在增收上狠下功夫,并辅以少量的支出减少。美国总统奥巴马已提议对富人加税。但是,即使是加税只涉及少数人,能否成功也是一个未知数。

  9月21日,美联储宣布将延长其持有的4000亿美元国债期限,以刺激经济复苏。美国政府刺激经济的决心是有的,但经济复苏依旧长路漫漫。美元过多攫取全球“铸币税”的局面不改变,取得“铸币税”的上瘾心理,只会让美国的问题累积下去。

  中国也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中国的问题和欧美不同。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的作用下,财政收入维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速,政府有较为丰富的财力来应对金融危机。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经济已经高枕无忧。地方债问题处理不当,仍然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大灾难。少数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断推卸责任,转嫁风险,导致地方债期限严重不合理,这可能给局部地方地方债的偿还带来麻烦。因此,合理界定不同部门之间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上的责任,应该成为下一步地方债管理和应对财政风险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