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目标要与公司愿景一致


  日前在成都出差,抽空再访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由于一直欣赏诸葛亮,这已是第三次参观武侯祠。为了解武侯祠更多的历史,本次特地请了馆内的讲解员陪同,一路讲解武侯祠内的文物与历史,当讲解员介绍到岳飞手书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的石刻时,才知道有这么一段岳飞自比诸葛亮的感触,此感触除了是岳飞当时重要的心情写照之外,以今日企业管理观之,也不失为我们可以参考的个案。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八月,岳飞攻打金兵,路过南阳,拜谒武侯祠。岳飞一方面缅怀诸葛亮的功绩,一方面想起自己的「还我河山」重任,一夜未眠;清晨,在武侯祠祠内道士索取墨宝得请求下,手书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更在「跋」中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细看岳飞手书的《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前半篇书法工整,字迹容易辨识;后半篇则显行云流水、气势磅礡,字体不容易辨识。讲解员说明此乃岳飞书写过半后,有了自比诸葛亮的感怀,以至于情绪激动,尽露于笔间,岳飞当时的豪情可见一斑。诸葛亮与岳飞都是我所尊敬的历史人物,不难理解当时岳飞的心情,不过,当下细看岳飞磅礡书法石刻,倒有了另一个不一样的感悟,可供专业经理人参考。

  以今观古,诸葛亮与岳飞都可算是当时的顶尖专业经理人,我个人甚至推崇诸葛亮是历史上专业经理人的楷模。岳飞夜宿武侯祠时的感触,想必同感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北伐未成」,而以至于情绪激动,难以自已。但岳飞前后出书表的手书,由工整到气势磅礡,似乎也提前投射了他四年后被宋高宗赐死的结局。岳飞十九岁从军,一路历经「从九品承信郎」、「知州」、「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夜宿武侯祠时,已是「正二品太尉」,手握南宋重大兵权。前后出师表手书开始的工整,或可反应仕途前半场尚未居高位的谨慎拿捏;手书后段的磅礡书法,未尝不是反应岳飞居高位后,不顾一切,全力追求北伐成功的缩影。只可惜,岳飞的「不顾一切」,其中包括了「迎回徽钦二帝」,此与宋高宗的目标产生冲突,而使岳飞以悲剧下场告终。

  岳飞是我最尊敬的历史武将,也一直感伤于他的悲剧下场。观看武侯祠岳飞手书,专业经理人需提醒自己,个人目标需与公司目标一致,以免因差距过大,产生冲突而有所遗憾。

  专业经理人如能将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结合一致,「直捣黄龙」的机会将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