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惨烈的画面,那已经被撞得不成形的校车,无言地诉说着这不幸背后的更大不幸——近几年来,随着各地乡村学校大规模撤并,农村孩子上学离家越来越远,在遥远的上学路上,因缺乏交通工具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其实随处可见。上学路上,孩子们有的披星戴月、跋山涉水,有的租用农用车,甚至报废车改装后就成了“校车”。安
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配备校车,一部分孩子已经先坐上了校车,但必须承认,所谓校车并非一个名称或概念,不是可以拉学生的车就能够称之为校车,涂上了特殊标志的就一定是校车。校车,是有严格技术标准规范的特殊产品,国家也已颁布了专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去年底,湖南衡阳一辆校车坠河,14条鲜活生命消逝,当时的所谓校车就是一辆改装的农用三轮车。有数据显示,国内投入使用的校车中,符合标准的可谓凤毛麟角,截至2009年,专业校车在国内实际销售量不足1000辆。是生产能力不足吗?就在几个月前,一家国内大型客车企业向沙特出口3000辆校车!是没钱配备吗?的确,一辆标准校车的造价和养护费用,都要远高于普通车辆,这成为一个很现实且棘手的问题,但正如被网民称赞的拥有“最牛校车”的浙江德清,其主推者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校车问题不是钱的问题,“不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是想不想做的问题”。
有人测算过,大约有9000万学生需要乘坐安全规范的校车,专业校车的市场容量将超过100万辆。如果就以拥有“史上最牛校车”的浙江德清为例,其购车投入2000多万元,每年养护费500多万,全国两千多个县,第一年总投入六七百亿,即便投入翻一倍,基本相当于公车一年的总支出。从财力上讲,
“校车”一次次成为易碎品,是教育投入欠账的一个缩影。如果一再欠账,真正的校车就无从诞生,没有真正的校车,黑校车就必然露头,就一定在陡然间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让整个社会深度震惊,而这个代价之惨烈,无以复加。